• 38.00 KB
  • 2023-06-24 06:48:02 发布

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案2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
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但也有不少学生没兴趣,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希望能通过各种方法改善这种情况。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和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滚动字幕打出: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来参与环保: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播放黄土高原视频)  ,同时思考图中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个地形区?你是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黄土高原,去把握她的脉搏,倾听她的心声。
板书: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 
1.读图6.25,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找出: 内蒙高原、秦岭、太行山、鸟鞘岭。  
( 2 ) 在图中找出: 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3)黄土高原东起 山脉,西至 ,北连 高原(大致以 为界),南抵 。  
(4)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 而得名,地表 、,水土流失严重。
2.古代文明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园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3.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原因是黄土具有 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 ,容易开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 ,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请同学结合教师课件,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
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分析“风成说”证据。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