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1.00 KB
  • 2023-06-20 23:44:01 发布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第2课时 合理利用网络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2 课时 合理利用网络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
能力目标
提升辨识、取舍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增强合理利用网络的
能力;能够在网络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不沉迷于网络,树
立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树立对科学技术的崇敬之情,以崇尚科
技为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网络的利与弊,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视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先观看视频,再谈谈感受。
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第 2 课时:合理利用网络,
学会如何正确地让网络为我们更好地服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活动一:小军的一天(多媒体展示材料)
设计意图:在信息化时代,面对各种媒介信息,如何选择、理解和评判,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通
过本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媒介素养,进而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
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
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
1.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学生讨论回答)
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小军之所以这么忙碌,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没有学会“信息节食”。不能辨
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
3.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
4.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的问题?当时的心理感受怎么样?怎样避免再出现这种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沉迷于网络会耽误学业,影响身心健康。中学生要学会自主掌握和分配时间,适当使用网
络,杜绝网瘾。
活动二:“谣言”来了(多媒体展示材料)
设计意图:网络谣言虽层出不穷,但谣言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辨别网络谣言
的能力,减少信谣传谣的行为。
材料一:柑橘蛆虫事件
“告诉家人、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今年广元的橘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四川

埋了一大批,还撒了石灰……”2008年的一条短信这样说。自 2008年 10月下旬起,它导致了一场危机:
仅次于苹果的中国第二大水果柑橘--严重滞销。损失或达 15亿元。21日,四川省农业厅对此事件辟谣,称
传言不实。
材料二:“爆炸谣言”导致江苏盐城群众大逃亡和部分民众遇难
2011年 2月 10日凌晨 2时许,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有人传言,陈家港化工园区大和化工企业要发生爆
炸,导致陈家港、双港等镇区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陆续产生恐慌情绪,并离家外出,引发多起车祸,造成 4
人死亡、多人受伤。响水县公安部门于 10日下午 4时初步确定并抓获此案件的谣言来源者刘某。
1.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提示:让谣言止于智者。
2.如何处理不良信息?
提示:生活中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很多,今天某地发生了什么事,后天某地将发生什么事。我们要学
会辨别,不要被谣言左右,成为谣言的传声筒。
教师小结:(1)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2)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
良信息。
活动三:利用网络骂人行不行(多媒体展示材料)
王某与张某同住一个村镇,因生活琐事导致二人相互猜疑,多次发生口角纠纷。2016 年 8 月,张某在
网上注册了一个“陌陌号”,并通过该“陌陌号”发表动态信息辱骂王某。第三天,该信息被他人发现并
告知了王某,王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民警经调查核实,张某确实通过互联网使用污秽语言辱骂了王某,
就依法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 3 日的治安处罚。王某认为张某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将张某告
上法院,请求判令张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1 万元。
1.张某受到处罚,给我们什么警示?
提示:网络也要遵守规则,有道德规则,也有法律规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