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00 KB
- 2023-06-20 05:48: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2 课时 网上交友新时空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网络交友有利有弊,网络交友需谨慎
能力目标
培养乐于交友、善于交友的能力,善于辨别是非;理智地进行网
络交友,学会自我保护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培养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意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以礼待
人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交往的特点
教学难点:慎重结交网友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分享活动:“我的朋友圈”。
2. 教师:你的朋友圈里都有哪些人?你的朋友圈中有网友吗?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网上交友
教师讲述:同学们,朋友的种类有哪些呢?(挚友、密友、棋友、驴友、知音、忘年之
交……)
交情深厚的朋友叫挚友;无话不谈的朋友叫密友;经常在一起下棋的朋友叫棋友;一起
旅游的朋友叫驴友;还有一种朋友大家一定也很熟悉了,那就是—网友。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网上交友的经验,并相互分享。
教师总结:我们想与他人交往,渴望建立友谊,网络为我们彼此的相遇提供了平台。当
我们回到现实中,这一切又给我们留下什么?给我们的成长又带来什么?
1.吴凡的档案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在网络和现实中个人展现的自我形象
的差异,进一步理解网上交友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给他们的交友带来的影响。
(1)阅读感悟:提示学生自习阅读吴凡的两个档案,请学生根据文字材料,说出这两份
答案各自展现了吴凡怎样的形象。
提示:现实中的形象性格内向沉默;网络中的形象性格外向,广交朋友。
(2)思考分享:吴凡为什么会有两个档案?
教师总结:正是因为网络中的交流具有虚拟的特点,所以使得我们无法了解对方真实的
情况。吴凡也许是出于自身交友的不同需要,因而他会有两个不同的档案。
2.消失的网友(教材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P55)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网上交友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满足我们对朋友的情感需
要。
(1)阅读体验:体会吴凡在网友失去联系后的感受,了解其他网友对着这件事的看法。
(2)思考交流: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吗?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哪
些?网上交友可以当真吗?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
不一定。如果是熟悉的、真诚的朋友,网络可能会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友好;
如果是陌生的网友,要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可能就很难了。由于是在虚拟的空间,
我们无法知道对方的真实信息,不了解对方,所以我们很有可能成为被对方利用的工具、成
为被欺诈的目标。
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是:暴露身份、透露信息、寻找新的网友了……
吴凡结交网友的情况告诉我们,网上交往不可以当真,因为这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发生的
事情。
教师总结:互联网交往的利弊
(1)互联网交往的好处:
互联网好像无所不能,我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这个虚拟的时空
中交往。
(2)互联网交往的弊端:
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目标导学二:慎重结交网友
1.把照片放到网上(教材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P56)
设计意图:提醒学生,网上交友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学会慎重昂对待把网
上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增强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阅读感悟:从材料中的对话你看到了什么?
(2)思考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你会把照片放到网上吗?“线上朋友”可以变成“线下
朋友”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可以,理由是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交友圈等。不可以,理由是网上
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等特点,将“线上朋友”变为“线下朋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
患。
教师总结:网上交往的虚拟性排除了交往双方的一些现实角色、身份特征,因而难免对
感兴趣的对方加以理想化。交往通过文字表达,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某种文学效果,使得每次上
网都有心理期待,总倾向于把对方想象得很有吸引力。这是网友见面“见光死”的重要原因。
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要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2.要不要和网友见面(教材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P56)
设计意图:提醒学生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网络交友有利有弊,网络交友需谨慎
能力目标
培养乐于交友、善于交友的能力,善于辨别是非;理智地进行网
络交友,学会自我保护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培养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意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以礼待
人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交往的特点
教学难点:慎重结交网友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分享活动:“我的朋友圈”。
2. 教师:你的朋友圈里都有哪些人?你的朋友圈中有网友吗?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网上交友
教师讲述:同学们,朋友的种类有哪些呢?(挚友、密友、棋友、驴友、知音、忘年之
交……)
交情深厚的朋友叫挚友;无话不谈的朋友叫密友;经常在一起下棋的朋友叫棋友;一起
旅游的朋友叫驴友;还有一种朋友大家一定也很熟悉了,那就是—网友。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网上交友的经验,并相互分享。
教师总结:我们想与他人交往,渴望建立友谊,网络为我们彼此的相遇提供了平台。当
我们回到现实中,这一切又给我们留下什么?给我们的成长又带来什么?
1.吴凡的档案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在网络和现实中个人展现的自我形象
的差异,进一步理解网上交友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给他们的交友带来的影响。
(1)阅读感悟:提示学生自习阅读吴凡的两个档案,请学生根据文字材料,说出这两份
答案各自展现了吴凡怎样的形象。
提示:现实中的形象性格内向沉默;网络中的形象性格外向,广交朋友。
(2)思考分享:吴凡为什么会有两个档案?
教师总结:正是因为网络中的交流具有虚拟的特点,所以使得我们无法了解对方真实的
情况。吴凡也许是出于自身交友的不同需要,因而他会有两个不同的档案。
2.消失的网友(教材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P55)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网上交友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满足我们对朋友的情感需
要。
(1)阅读体验:体会吴凡在网友失去联系后的感受,了解其他网友对着这件事的看法。
(2)思考交流: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吗?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哪
些?网上交友可以当真吗?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
不一定。如果是熟悉的、真诚的朋友,网络可能会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友好;
如果是陌生的网友,要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可能就很难了。由于是在虚拟的空间,
我们无法知道对方的真实信息,不了解对方,所以我们很有可能成为被对方利用的工具、成
为被欺诈的目标。
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是:暴露身份、透露信息、寻找新的网友了……
吴凡结交网友的情况告诉我们,网上交往不可以当真,因为这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发生的
事情。
教师总结:互联网交往的利弊
(1)互联网交往的好处:
互联网好像无所不能,我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这个虚拟的时空
中交往。
(2)互联网交往的弊端:
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目标导学二:慎重结交网友
1.把照片放到网上(教材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P56)
设计意图:提醒学生,网上交友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学会慎重昂对待把网
上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增强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阅读感悟:从材料中的对话你看到了什么?
(2)思考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你会把照片放到网上吗?“线上朋友”可以变成“线下
朋友”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可以,理由是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交友圈等。不可以,理由是网上
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等特点,将“线上朋友”变为“线下朋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
患。
教师总结:网上交往的虚拟性排除了交往双方的一些现实角色、身份特征,因而难免对
感兴趣的对方加以理想化。交往通过文字表达,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某种文学效果,使得每次上
网都有心理期待,总倾向于把对方想象得很有吸引力。这是网友见面“见光死”的重要原因。
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要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2.要不要和网友见面(教材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P56)
设计意图:提醒学生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