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79 KB
  • 2023-05-07 04:32:02 发布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上,士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即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2.流派: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流派。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4.实质:“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
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5.影响
(1)思想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2)文化上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主要流派
1.早期儒学


主 张 贡献和地位


核心思想是“仁”;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
主张“克己复礼”;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
思想
创立儒家学派;首创私人讲学,打破贵族垄
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被尊称为“至圣”


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为“仁政”;提出“民
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性本善”


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
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提出“人之
性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使儒学体系
更完善,儒家思想更适应社会的需要;战
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
大宗
2.其他学派
学 派 主  张 影  响


哲学思想: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要顺
应自然;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
可以互相转化
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大
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
神上的自由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
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道德人格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君主独裁;提出了系统的
法治理论
适应建立大一统专制集权国家的历
史发展趋势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代表下层平民利益,反映了广大小生
产者要求和平、稳定的愿望
主题一 国学初露——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
探究 1 史料实证——儒家思想的内涵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
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
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
姓”。
——摘编自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
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
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先秦儒家思想的价值内涵。
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1)政治特征:重视传统、注重继承;政治和伦理相结合;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德治,以德为主,
德刑相辅,强调为政以德;重人治,注重对人进行引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
和贵中庸;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
(2)伦理特征:强调“仁”和“礼”,“仁”是思想的内核。“仁”是主观道德修养,“礼”
是客观制度规范。
(3)经济特征:认为人民的贫富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提倡对财富欲望加
以节制,主张重义轻利。
(4)教育特征: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他创办私学,开创了平民能够接受教育的新
时期。先秦儒家除了重视礼、义、信等,还注重培养为政治国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与统一。
探究 2 史料实证——儒家思想的影响
材料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
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
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
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