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 MB
  • 2023-05-07 03:36:02 发布

【人民版】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学案(含解析)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13 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源远流长,不断发展,尤其是两宋时期,商人打破市与坊的界限,官府取消了交
易时间的限制,商业空前发展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卷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包括古代
商业发展的阶段性成就及影响,属于高频考点。从考查方式来看,一直寻求创新突破,或采用文字、图片
和表格等多种材料创设情境,或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和社会热点话题,并从历史视角审视热点话题。古代中
国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
清两朝,二者均是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考查相对较少;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重农抑商与“海禁”政策。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重农抑商、管
理工商业的措施、“海禁”政策仍需重点关注。
一、古代中国的商业
1.商业活动
(1)远古: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商代:商业有了初步发展。
(3)西周:货币需求数量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
(4)春秋战国: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5)汉代: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6)唐代:商船以规模宏大著称;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场所生意兴隆。
(7)宋元
①1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②随着商业的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交子”。
(8)明清: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在按地域结成的商帮中,晋商和徽商势力最强。
2.“市”的发展

(1)秦代:以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南北朝:在一些地点自然形成民间集市——“3草市”。政府对“草市”也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具有
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相当繁华。
3.商业城市
(1)战国:有的城市已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4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唐代
①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外,还有扬州。
②作为地区经济中心的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有夜市、晓市及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5)清代
①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
②名镇有:盛泽镇、汉口镇及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5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3)概况
①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6重农抑商的原则。
②《吕氏春秋》提出了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
③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
④历代王朝大多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4)影响
①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②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2.“海禁”政策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沿革
①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注重“7朝贡”贸易体制。
②清朝继承并发展了闭关锁国政策。
③短暂的“开放”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仍然禁止8民间贸易往来。

(3)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中国社会在 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
向近代化的世界。
3.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出现: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发展,使其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
(2)表现: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的发展,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特征:9雇佣关系的存在,地区性、不平衡性突出。
(4)缓慢原因
①政府采取控制和掠夺的手段压制工商业。
②“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知识拓展
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1)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提供物质基础。
(3)政策: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
(4)交通:水陆交通的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