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1 MB
- 2023-05-06 23:20:03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二节 明治政权的建立
学习目标: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1.重点:“尊王攘夷”口号提出的
原因及明治政权的建立。
2.难点:比较倒幕运动与尊王攘夷
运动的异同。
教材整理 1 尊王攘夷
1.背景: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举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2.提出:吉田松阴和西乡隆盛等改革派领袖。
3.含义: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4.发展:改革失败后,发展成为倒幕运动。
[深度点拨] 如何理解尊王攘夷
19世纪中期,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不能产生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
想。尊攘派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攘夷”是中心口号、中心活动,是为“攘夷”而“尊
王”,它成为反对幕府封建体制各派的共同纲领,这是由日本资本主义不成熟的条件所决定的。
教材整理 2 倒幕运动
1.1865年,高杉晋作主持长州藩政,建立新式军队——奇兵队。
2.1866年,萨摩藩与长州等藩结成同盟,倒幕力量大大增强。
3.1868年 1月,新政府军与幕府军在鸟羽、伏见展开了激战,政府军歼灭了幕府军。
4.1868年 3月,德川庆喜被迫投降,倒幕战争胜利结束。
[深度点拨] 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者的原因
(1)由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
(2)武士等级内部的分化日益加剧。
(3)日本武士中间的大多数人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
(4)中下级武士大多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
教材整理 3 明治政权的建立
1.1868年 4月,天皇宣读《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
2.1868年 6月发布《政体书》,规定实行太政官制,这在形式上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
三权分立的政府。
3.1868年 7月,江户改名为东京,确定为日本首都。
4.1869年 4月,明治政府迁往东京,标志着明治政权正式建立。
[深度点拨] 《五条誓文》的意义
表现了新政府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明确了日本走现代化道路的方
向。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在当时条件下,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中下级武士只能树立起比幕府地
位高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权威,即天皇的权威。
2.尊攘派变成倒幕派,这是当时政治斗争形势的重要转变,而倒幕武装迅速取
胜则是由国际、国内形势所决定的。
探究点 倒幕运动和尊王攘夷运动的异同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1862年,高杉晋作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决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
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
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
第二个引号中的内容是史料一的主要信息。
史料二 开国对日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民族危机的出现使幕府统治也发生了危机。首先它加剧了广大下层群众
和以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矛盾。……其次,使下级武士看到国家的独立、经济的发展都面临危机,看到幕府统治落后、
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由此,他们在思想上、政治立场上逐渐发生质变,由主张推动幕府改革转变为主张倒
幕。
省略号将史料二主旨分成两层,第一层从社
会矛盾方面说明开国的影响;第二层说明开
国对下级武士的影响。
【史料应用】
(1)史料一中高杉晋作的说法是否有道理?
【提示】 有一定道理。但没有认识到中国衰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落后,政府的腐败、
因循守旧和武器落后只是加剧了衰败。
(2)根据史料一、二说明为什么“尊王攘夷”运动会转变为倒幕运动。
【提示】 ①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因清政府腐败而被列强宰割为尊攘派提供了教训。②
尊攘派认识到幕府统治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
【史论拓展】 倒幕运动和尊王攘夷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1)背景: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和幕府统治腐朽专制的情况下出现的。
(2)领导者:都是由中下级武士领导的。
(3)从口号和具体行动来看:都带有浓厚的尊王思想。
(4)斗争对象:矛头都指向外国侵略者和封建幕府。
(5)目的:都希望实现富国强兵,抵制外来侵略。
(6)过程:都抬出天皇,争取天皇的支持,并且根据地一致。
2.不同点
(1)倒幕运动比尊王攘夷运动斗争目标更直接,倒幕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幕府统治;而
尊王...
学习目标: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1.重点:“尊王攘夷”口号提出的
原因及明治政权的建立。
2.难点:比较倒幕运动与尊王攘夷
运动的异同。
教材整理 1 尊王攘夷
1.背景: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举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2.提出:吉田松阴和西乡隆盛等改革派领袖。
3.含义: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4.发展:改革失败后,发展成为倒幕运动。
[深度点拨] 如何理解尊王攘夷
19世纪中期,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不能产生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
想。尊攘派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攘夷”是中心口号、中心活动,是为“攘夷”而“尊
王”,它成为反对幕府封建体制各派的共同纲领,这是由日本资本主义不成熟的条件所决定的。
教材整理 2 倒幕运动
1.1865年,高杉晋作主持长州藩政,建立新式军队——奇兵队。
2.1866年,萨摩藩与长州等藩结成同盟,倒幕力量大大增强。
3.1868年 1月,新政府军与幕府军在鸟羽、伏见展开了激战,政府军歼灭了幕府军。
4.1868年 3月,德川庆喜被迫投降,倒幕战争胜利结束。
[深度点拨] 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运动领导者的原因
(1)由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
(2)武士等级内部的分化日益加剧。
(3)日本武士中间的大多数人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
(4)中下级武士大多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
教材整理 3 明治政权的建立
1.1868年 4月,天皇宣读《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
2.1868年 6月发布《政体书》,规定实行太政官制,这在形式上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
三权分立的政府。
3.1868年 7月,江户改名为东京,确定为日本首都。
4.1869年 4月,明治政府迁往东京,标志着明治政权正式建立。
[深度点拨] 《五条誓文》的意义
表现了新政府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明确了日本走现代化道路的方
向。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在当时条件下,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中下级武士只能树立起比幕府地
位高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权威,即天皇的权威。
2.尊攘派变成倒幕派,这是当时政治斗争形势的重要转变,而倒幕武装迅速取
胜则是由国际、国内形势所决定的。
探究点 倒幕运动和尊王攘夷运动的异同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1862年,高杉晋作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决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
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
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
第二个引号中的内容是史料一的主要信息。
史料二 开国对日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民族危机的出现使幕府统治也发生了危机。首先它加剧了广大下层群众
和以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矛盾。……其次,使下级武士看到国家的独立、经济的发展都面临危机,看到幕府统治落后、
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由此,他们在思想上、政治立场上逐渐发生质变,由主张推动幕府改革转变为主张倒
幕。
省略号将史料二主旨分成两层,第一层从社
会矛盾方面说明开国的影响;第二层说明开
国对下级武士的影响。
【史料应用】
(1)史料一中高杉晋作的说法是否有道理?
【提示】 有一定道理。但没有认识到中国衰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落后,政府的腐败、
因循守旧和武器落后只是加剧了衰败。
(2)根据史料一、二说明为什么“尊王攘夷”运动会转变为倒幕运动。
【提示】 ①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因清政府腐败而被列强宰割为尊攘派提供了教训。②
尊攘派认识到幕府统治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
【史论拓展】 倒幕运动和尊王攘夷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1)背景: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和幕府统治腐朽专制的情况下出现的。
(2)领导者:都是由中下级武士领导的。
(3)从口号和具体行动来看:都带有浓厚的尊王思想。
(4)斗争对象:矛头都指向外国侵略者和封建幕府。
(5)目的:都希望实现富国强兵,抵制外来侵略。
(6)过程:都抬出天皇,争取天皇的支持,并且根据地一致。
2.不同点
(1)倒幕运动比尊王攘夷运动斗争目标更直接,倒幕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幕府统治;而
尊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