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 MB
  • 2023-05-06 21:20:02 发布

高中历史第2章东西方的先哲第1节中国古代圣人孔子学案北师大版选修4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一节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
●新课导入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有一套虽不周密而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
和政治见解。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
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反映了由于奴隶制的渐趋瓦解而产生
的当时庶人(广大人民)的抬头。孔子首先把文化知识普及到人民中间
去,就是这种现实以及反映这种现实的人道精神的具体表现。 孔子对于中国历史还有哪些贡
献?为什么被称为“圣人”?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本课的学习。
●教法案例
本节课分六个框目对先师孔子的生平和贡献进行了讲述。建议教师在授课时将其整合成
三个大方面的内容:勤奋好学,终成大才;孔子的主要活动;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一个大的方面“勤奋好学,终成大才”,其实就是对教材第一个框目“自幼勤奋好学”
的处理。本目主要把握两个关键点:(1)出身寒微,自强不息。(2)勤奋好学,终成大才。
第二个大的方面“孔子的主要活动”,主要涉及对教材第 2—5目的处理。(1)兴办私学。
主要从七个方面进行把握:①首创私学;②“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③以“六艺”为主要
教学内容;④“言传身教”“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⑤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⑥诲人不倦
的教学态度;⑦“弟子三千,贤人七十有二”的教学成果。(2)创立儒学。主要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正名”;二是“仁”的思想。此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必修 3已经学过的相关内容,
从联系的角度进行讲授。①“正名”,就是恢复已经被破坏了的周礼,从而恢复混乱的社会秩
序;②“仁”,就是“以德治国”“克己复礼”。
(3)周游列国。孔子带领弟子,不畏艰辛,周游列国 13 年,但终不得用。此处教师应该
点拨出深层次的原因: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孔子倡导的“仁”
的思想不利于在争霸战争中取胜。因此,其思想在当时得不到推广。(4)整理古籍。①首先知
道孔子所整理的六部古籍;②其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对六部经书的内容作大致了解;③教
师点明孔子整理这些经书的深层次原因——将其作为治国救民的重要工具;④教师可以从中
华文明传承的角度,点拨“六书”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的巨大作用。
第三个大的方面“孔子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实际上是对孔子思想的定位与评价。
讲授时,应该以教材最后一目为基础,联系前两个部分的内容,综合审视孔子的一生,回顾
其在教育、思想等方面的主张,对孔子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此处,建议教师引用曲阜孔子
文化节等新颖材料来说明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及其世界地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以下四
点:(1)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2)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

重要因素。(3)儒学思想具有世界影响。(4)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
课程标准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
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难点
1.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历史地位(重点)
2.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重难点)
自幼勤奋好学与兴办私学
1.自幼勤奋好学
(1)从小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长大后为官之余抓紧时间学习。
(2)利用时机,认真学习周礼。
(3)善于抓住机会向他人学习。
2.兴办私学
(1)授徒办学:兴办私学;后来做官从政、周游列国,均未停止授徒;晚年坚持办学。
(2)教育主张
①教学原则: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②教学内容:礼、乐等“六艺”。
③教学方法:主张循循善诱、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强调要学思结合。
(3)历史影响:对当时和后世中国各项事业的进步,特别是对孔子思想的传播和儒学的发
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创立儒学
1.背景:春秋晚期是一个社会秩序“礼崩乐坏”的时代。
2.内容
(1)强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以实现天下太平并长治久安。
(2)必须首先“正名”,只有通过道德教化,用礼制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3)思想的核心是“仁”。
①从“德”的角度来说就是“爱人”。
②从“礼”的角度来说,他认为是“克己复礼为仁”。
(4)主张“爱民”“富民”“教民”“化民”和“安民”。
3.地位
汉武帝时期之后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成为统治者“治国理民”的工具。

周游列国与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