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 MB
  • 2023-05-06 20:48:02 发布

高中历史必修课文问题解答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高中历史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P7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4点)
答:“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
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
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
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
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
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
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
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
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
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
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P9
2、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的统治思想中有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
思想?如法家重农抑商等等。
答:①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等思想,
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所以汉武帝要采纳“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
②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
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P11
3、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
之所以能够成为正统思想,需要从几个角度去分析
政治上:汉武帝时期需要加强中央集权,而儒学适时的提出 君权身授 春秋大一统 天人
合一 天人感应,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经济上:汉武帝时期已经经过了分封国的叛乱,经济处在相对的恢复期,儒学有利于加强对
人们的思想统治,维护自己国家政权。
变题:为什么儒学思想在西汉以后成为正统思想?
(1)现实的需要: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
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①政治:王国问题。②民族关系:北方:匈奴+
南方西南地区。③经济: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
(2)用人政策: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生,担任官职,以备咨询治国方略
(3)个人发挥: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新儒学,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需要,其建议得到采纳。

①发挥
a、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c、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
d、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②心态: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限制君主暴政。
③思想根源: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④特点:外儒内法
2、影响:
(1)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2)结束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
由发展。
(3)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4)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4、〔材料一〕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
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材料二〕夫仁、谊②、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
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上述两条资料反应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请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
以上资料着重反映董仲舒“三纲五常”思想,这种封建伦理纲常是站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的立场上提出来,客观上能起到调节人们之间伦理关系的作用,但其不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