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023-05-06 18:40:01 发布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师用书新人教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十四单元Error!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时序要清]
[线索要明]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包括以下知识主线:
线索: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为主线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
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
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
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向
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 2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当时的思
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2)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把“师夷
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
一步。

(3)维新派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等主张,反映出中国人对西方认识进一步加深,由学
习技术层面过渡到制度和经济层面。
(4)维新变法思想否定君主专制,强调变法图存,促
进人民觉醒,形成中国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
封建伦理道德和实行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
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顺乎世界潮流—从“师夷长技”到“托古改制”
  一、新思想的萌发(地主阶级抵抗派)
1.原因
(1)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2)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代表:林则徐、魏源。
3.主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4.作用: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2.代表: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3.主张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
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师夷长技以自强”。
4.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
5.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6.“体用之争”
所谓“体用之争”指的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辩,它出现在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
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而顽
固派则认为外来事物皆是“奇技淫巧”,败坏人心,盲目地排斥一切外来事物,这引发了洋
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论。
争论实质是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争,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根本目的都
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秩序。但是,洋务派的主张和实践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迈
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1.早期维新思想
(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3)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
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局限: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2.康梁维新思想
(1)背景: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
展;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2)代表:
人物 代表作 主张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将西方政治学说同儒家学说相结合,宣传变
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梁启超 《变法通议》 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严复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国家属于人民
(3)实践:戊戌变法。
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特点及成因
(1)特点:
①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助儒家思想宣传
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②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涵了救亡图存、发展资
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