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 MB
- 2023-05-06 18:28: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9 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 19 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
曲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时
空
坐
标
单
元
主
旨
(1)过渡时期(1949—1956 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时间的经济恢复,1953 年我
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到 1956年年底,社
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全面展开。
(2)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6年):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有成功
的经验(中共八大、八字方针),也有曲折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
大革命”)。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会风气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3)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迈向小康
社会。
第 19 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点 1| 过渡时期
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
经济全面崩溃。
2.成果: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1)内容
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政策。
(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轻巧识记]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概念阐释] 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谓“过
渡”是指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
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NO.2 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核心问题 “一五”计划
史料一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
的工业化……从①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 20年时间建成中国
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
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
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
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史料二 “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
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为
配合工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在西北、华北新建兰新、包兰、宝成等铁路线。此时期建设的新
兴工业城市包括包头、太原、西安、武汉、成都等内地城市。②从投资的分配看,694个投
资项目中有 472 个放在内地,其余 222 个大部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
如 1955 年国家对上海、天津的投资额分别为这两市折旧额的 76%和 104%,两市的工业产值
增幅分别为负 4.49%和 1.4%,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幅度。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一五”计
划时期工业化的基
本设想
①“1953 年”“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
业”“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当时中国借鉴苏联经验,优
先发展重工业,但又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做法不同
史料二:“一五”计
划时期我国工业建
设的总体布局
②“从投资的分...
曲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时
空
坐
标
单
元
主
旨
(1)过渡时期(1949—1956 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时间的经济恢复,1953 年我
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到 1956年年底,社
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全面展开。
(2)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6年):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有成功
的经验(中共八大、八字方针),也有曲折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
大革命”)。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会风气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3)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迈向小康
社会。
第 19 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点 1| 过渡时期
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
经济全面崩溃。
2.成果: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1)内容
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政策。
(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轻巧识记]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概念阐释] 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谓“过
渡”是指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
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NO.2 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核心问题 “一五”计划
史料一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
的工业化……从①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 20年时间建成中国
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
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
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
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史料二 “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
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为
配合工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在西北、华北新建兰新、包兰、宝成等铁路线。此时期建设的新
兴工业城市包括包头、太原、西安、武汉、成都等内地城市。②从投资的分配看,694个投
资项目中有 472 个放在内地,其余 222 个大部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
如 1955 年国家对上海、天津的投资额分别为这两市折旧额的 76%和 104%,两市的工业产值
增幅分别为负 4.49%和 1.4%,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幅度。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一五”计
划时期工业化的基
本设想
①“1953 年”“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
业”“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当时中国借鉴苏联经验,优
先发展重工业,但又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做法不同
史料二:“一五”计
划时期我国工业建
设的总体布局
②“从投资的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