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 MB
  • 2023-05-06 18:04:01 发布

高考历史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20 讲“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师用书 人民版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的大危机,它极大地破坏了资本主
义世界的物质财富,使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状态,并导致了政治危机。以罗斯福新
政为起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调整的实
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917年俄国十月革
命胜利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苏联(俄)先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和斯大林模式等探索历程。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
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体制而收效甚微。戈尔巴乔夫改革则因方向性错误而导致
苏联解体。
第 20 讲 “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点 1| “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
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自由放任”的美国
1.经济大危机
(1)原因
①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即生产相对过剩。
2.过程
(1)1929年 10月,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首先在美国爆发。
(2)引起连锁反应,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特点
范围广 资本主义各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
时间长 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破坏性大
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农业遭受灭顶之


(4)影响
①破坏社会生产力,浪费社会资源。
②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矛盾。
③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
[轻巧识记]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3.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杯水车薪
(1)指导思想: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2)措施:1930年,大幅度提高关税。1932年,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
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
(3)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危机,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推向崩溃的边缘。
4.病入膏肓的经济——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金融业:股票价格连续下跌,大批银行破产。
(2)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全国经济陷入混乱和窒息境地,失业工人大量增加,
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激化。
[概念阐释]       “自由放任”政策
指导
思想
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思想,反对政府的直接干预,政府扮演“守
夜人”角色
主要
表现
(1)政府对经济不进行较强的干预
(2)只是被迫采取一些措施,如实行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
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
(3)乐观地估计危机只是暂时的,“繁荣就在眼前”
二、罗斯福新政
1.实干家罗斯福
(1)当选和就任:1932年,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1933年,宣誓就职。
(2)新政的准备
①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可以自我调节的信念已被彻底击碎的现实,果断地放弃了自由放任
主义政策。
②起用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组成“智囊团”,并把一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
到政府各个部门。

③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支持他改革经济运行机制。
④罗斯福还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
(3)新政的演变:开始是通过国家干预摆脱危机;在取得初步成效后,逐步发展成为一
系列具有改革意义的金融、工业、农业和劳工政策。
2.施行新政与渡过难关
(1)两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1933年 3月到 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
心。
②第二阶段:1935年到 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2)主要内容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
②恢复工农业生产:国会相继通过《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
③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政府举
办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等。
④保护劳工权利: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
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社会保险法》,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
初步形成。
(3)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