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1.67 KB
  • 2023-05-06 14:32:01 发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第34讲宋明理学学案新人教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高考总复习
1
第 34 讲 宋明理学
知识点 宋明理学
1.兴起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2)隋朝时: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儒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佛教、
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
释儒家义理。
2.形成过程
(1)创立——“二程”
①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②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成熟——朱熹
①哲学观: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3)发展——心学
①陆九渊:心是万物的本原;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②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
学说。
3.历史影响
(1)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
华民族的品格起了积极作用。
(2)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3)对后世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等产生深远影响。
宋明理学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宋明理学继承了孔孟思想的道德伦理、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同时又把孔孟
儒学向高深广的方向发展。高即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深是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广是
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核心论点:宋明理学是对孔孟儒学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具有思辨化、理论化、大众化的

高考总复习
2
特点。  
【微点拓展】 儒学危机
(1)魏晋南北朝及至隋唐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对社会影响巨大。
(2)盛唐开放的社会风尚也摧毁了儒家的道德底线。
(3)另外儒学自孔子以来主要探求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注重人间世界,而忽视了对天地
万物本原和宇宙规律的探讨,这些都使儒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微点拓展】 朱熹的道德观
(1)“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且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
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2)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但容易被后天的欲望
所蒙蔽;当人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要“存天理,灭人欲”。
【图解历史】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
信息提取: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属于宋明理学,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发展,
差异在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
重点一 宋明理学的背景、内容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1.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的一些士人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转而重视对《老子》《庄子》《易经》“三玄”
的研究。玄学是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哲学结合起来,形成的新道家学说,是披着道家思
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主观唯心主义。汉初,黄老思想所讲的“无为”着重讲统治术,
玄学的“无为”重点讲处世术。
[对点训练] 1.(2020·山东济南期末)魏晋南北朝时,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
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
讨论,一时蔚成风气。这反映了(  )
A.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高考总复习
3
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
C.三教合一的局面开始出现
D.理学形成拥有深厚民间基础
解析:选 A。西汉时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谈论玄学为
主的思潮,说明经过东汉、魏晋南北朝,儒学出现了危机,即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了一定程
度的冲击,故选 A项。
2.致良知
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阳明的心学主旨。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
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
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
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
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对点训练] 2.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