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2 MB
- 2023-05-06 13:56: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高考总复习
1
第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线索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新时期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基本
确立。
线索二 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
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也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
线索三 现代中国的外交
20世纪 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等外交原则,出现了第一次建交热潮。20世纪 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出现了第二次建交热潮。新时期中国积极参
高考总复习
2
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第 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知识点一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建立:1949年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
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
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初步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
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条件{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②政治稳定、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展。
(2)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
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
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
立。
——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核心论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包括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与公
民教育及实践的建设。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依据:《共同纲领》规定和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高考总复习
3
(4)实施{①形成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大省级自治区。②建立了一百多个自治州、自治县(旗)。
(5)意义{
①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实现了民族平等。
③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
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
核心论点:新中国实行“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这是由
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如“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知识点二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化大革命”
(1)背景{
①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
的危险。
②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乘机兴风作浪。
(2)危害{①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人身迫害。②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
2.新时期民主法制的健全与完善
(1)法制走向健全
①措施{
a.1978年,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
建设方针。
b.平反冤假错案。
c.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
化、法律化。
(2)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①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1
第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线索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新时期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基本
确立。
线索二 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
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也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
线索三 现代中国的外交
20世纪 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等外交原则,出现了第一次建交热潮。20世纪 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出现了第二次建交热潮。新时期中国积极参
高考总复习
2
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第 9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知识点一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建立:1949年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
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
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初步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
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条件{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②政治稳定、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展。
(2)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
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
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
立。
——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核心论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包括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与公
民教育及实践的建设。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依据:《共同纲领》规定和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高考总复习
3
(4)实施{①形成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大省级自治区。②建立了一百多个自治州、自治县(旗)。
(5)意义{
①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实现了民族平等。
③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
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
核心论点:新中国实行“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这是由
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如“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知识点二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化大革命”
(1)背景{
①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
的危险。
②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乘机兴风作浪。
(2)危害{①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人身迫害。②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
2.新时期民主法制的健全与完善
(1)法制走向健全
①措施{
a.1978年,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
建设方针。
b.平反冤假错案。
c.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
化、法律化。
(2)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①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