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0.00 KB
- 2023-05-06 12:20:01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 23 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了解日本军国主
义的侵华罪行,
感悟中华民族英
勇不屈的精神。
1.了解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史实,
认识日本的蚕食鲸吞政策。
2.了解南京大屠杀、殖民统治、“三光”政策、细菌战等,认
识日本的暴行,培育热爱和平的情感。
3.了解东北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
认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和爱国情怀。
4.了解从“攘外必先安内”到国共合作的实现,认识国内主要
矛盾的变化。
一 局部抗战
1.日本侵华及局部抗战开始
日本加紧侵华 局部抗战兴起
原因
1929 年爆发世界性01 经济危机;分割东北为
日本既定方针
九一八
事变
经过 02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
09
东北人民革命
军在极端困难的
情况下坚持抗战
铁路03 柳条湖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
突袭东北军驻地04 北大营和沈阳城
结果
这一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1931
年 9 月 19 日,日军占领05 沈阳,随后,占
据整个06 东北;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
的07 不抵抗政策;1932 年,日本扶植清废帝
溥仪在吉林长春建“08 伪满洲国”
原因
日本企图侵占上海,作为继续侵略中国的基
地一·二
八事变
经过
10
1932 年 1 月 28 日,日本在
11
上海挑起侵
略战争
驻守上海的
12
十九路军奋起
抵抗
2.华北危机与抗日救亡运动
华北事变 抗日救亡运动
中共
①提出“16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
②1936 年,东北17 抗日联军发展到 3 万人,在共
产党员18 杨靖宇、赵尚志等领导下浴血奋战,牵
制了大量日军
学生
19
一二·九运动:
20
1935 年 12 月 9 日,北平学生
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宣传“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促进中华民族21 新觉醒,抗日救亡运
动掀起22 高潮
①1933 年,日本
进犯13 长城沿线
②逼迫国民政府
签署协定,控制
热河、河北、察
哈尔三省
③14 1935 年,策
动“15 华北自治
运动”
爱国官兵
23
西安事变: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
召下,24 1936 年 12 月 12 日,东北军的
25
张学良
和西北军的26 杨虎城发动兵谏,以武力
27
逼蒋抗
日。在各方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28 和平解决标志着
29
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30 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
步形成
二 全面抗战的开始
1.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七七事变”:1937 年 7 月 7 日晚,日军向01 宛平城射击,炮轰卢沟桥,中
国守军奋起还击。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卢沟桥事
变第二天
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随后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邀请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分批在02 庐山开谈
话会
7 月 17 日 在第二次谈话会上,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讲话
为了制定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纲领、方针和政策,中共召开洛川会议。
会议通过了《03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
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8 月下旬
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04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抗
日的基本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
随后
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05 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
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
挺任军长
9 月 22 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06 国共合作抗战宣言
9 月 23 日
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在中国共产
党推动下,国共07 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08
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发挥了
巨大作用
三 日军的侵华暴行
01
南京大屠杀
02
1937 年
03
12 月 13 日,日军攻陷南京。在南京进行持续 6
周的烧杀劫掠。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的军事法庭查证,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04
30 万人以上
占领区
政治上,采取“...
第 23 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了解日本军国主
义的侵华罪行,
感悟中华民族英
勇不屈的精神。
1.了解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史实,
认识日本的蚕食鲸吞政策。
2.了解南京大屠杀、殖民统治、“三光”政策、细菌战等,认
识日本的暴行,培育热爱和平的情感。
3.了解东北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
认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和爱国情怀。
4.了解从“攘外必先安内”到国共合作的实现,认识国内主要
矛盾的变化。
一 局部抗战
1.日本侵华及局部抗战开始
日本加紧侵华 局部抗战兴起
原因
1929 年爆发世界性01 经济危机;分割东北为
日本既定方针
九一八
事变
经过 02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
09
东北人民革命
军在极端困难的
情况下坚持抗战
铁路03 柳条湖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
突袭东北军驻地04 北大营和沈阳城
结果
这一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1931
年 9 月 19 日,日军占领05 沈阳,随后,占
据整个06 东北;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
的07 不抵抗政策;1932 年,日本扶植清废帝
溥仪在吉林长春建“08 伪满洲国”
原因
日本企图侵占上海,作为继续侵略中国的基
地一·二
八事变
经过
10
1932 年 1 月 28 日,日本在
11
上海挑起侵
略战争
驻守上海的
12
十九路军奋起
抵抗
2.华北危机与抗日救亡运动
华北事变 抗日救亡运动
中共
①提出“16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
②1936 年,东北17 抗日联军发展到 3 万人,在共
产党员18 杨靖宇、赵尚志等领导下浴血奋战,牵
制了大量日军
学生
19
一二·九运动:
20
1935 年 12 月 9 日,北平学生
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宣传“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促进中华民族21 新觉醒,抗日救亡运
动掀起22 高潮
①1933 年,日本
进犯13 长城沿线
②逼迫国民政府
签署协定,控制
热河、河北、察
哈尔三省
③14 1935 年,策
动“15 华北自治
运动”
爱国官兵
23
西安事变: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
召下,24 1936 年 12 月 12 日,东北军的
25
张学良
和西北军的26 杨虎城发动兵谏,以武力
27
逼蒋抗
日。在各方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28 和平解决标志着
29
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30 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
步形成
二 全面抗战的开始
1.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七七事变”:1937 年 7 月 7 日晚,日军向01 宛平城射击,炮轰卢沟桥,中
国守军奋起还击。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卢沟桥事
变第二天
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随后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邀请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分批在02 庐山开谈
话会
7 月 17 日 在第二次谈话会上,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讲话
为了制定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纲领、方针和政策,中共召开洛川会议。
会议通过了《03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
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8 月下旬
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04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抗
日的基本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
随后
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05 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
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
挺任军长
9 月 22 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06 国共合作抗战宣言
9 月 23 日
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在中国共产
党推动下,国共07 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08
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发挥了
巨大作用
三 日军的侵华暴行
01
南京大屠杀
02
1937 年
03
12 月 13 日,日军攻陷南京。在南京进行持续 6
周的烧杀劫掠。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的军事法庭查证,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04
30 万人以上
占领区
政治上,采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