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1.00 KB
- 2023-05-06 11:20: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8 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认识三国两
晋南北朝至
隋唐时期思
想文化领域
的新成就。
1.了解儒学发展历程中的三教合一,认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及
兼容并蓄的特色。
2.整理中国诗歌、书法、绘画、石窟艺术、数学、医学、农学、
天文学等领域的新成就,掌握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等,认识
隋唐时期科技文化的高度繁荣,培育民族自豪感。
3.了解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如法显、玄奘西行取经和鉴真
东渡传播佛教文化,以及空海来华求佛法等史实,认识亚洲各国
在文化交往中,逐渐形成以长安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一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三教并立
(1)汉武帝时,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2)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东汉末兴起的中国本土宗教01 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儒学影响,主
张“贵儒”和“尊道”。
②外来的02 佛教盛行,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③03 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
2.三教合一趋势
(1)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了“04 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
佛教、道教的理论。
(2)唐朝统治者奉行05 三教并行政策,奉行老子为祖先,
06
道教最受尊崇。武
则天时,07 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
大。
3.反佛教斗争
(1)背景
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
②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
(2)概况
①南朝无神论思想家08 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
09
神不灭的观
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②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
(3)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4.复兴儒学
(1)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概况:唐中期儒学大师10 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
用儒家的天命论和11 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 文学艺术
1.文学Error!
2.艺术
(1)书法Error!
(2)绘画Error!
(3)石窟艺术: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
洛阳的13 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的
14
莫高窟,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三 科技
1.魏晋南北朝Error!
2.隋唐Error!
四 中外文化交流
1.佛教东传
(1)高僧来华: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
译成汉文。
(2)西行取经
①东晋的01 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②唐朝的高僧02 玄奘前往天竺取经,在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又到许
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3)影响: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2.中国佛教的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1)唐朝高僧03 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
(2)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如日本的高僧04 空海回国时携
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
(3)影响:这些交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3.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
(1)唐都城05 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
际大都会。
(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
士,两国文化受到唐朝的巨大的影响。
(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06 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
居。
[思考探究 1] “三教合一”动摇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吗?
金版点拨:“三教合一”只是冲击了儒学,并未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
的正统地位动摇是在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
[判断正误] “三教合归儒”是三教合为一教。(×)
“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但不是三教合为一教。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
们一方面抨击佛、道,另一方面又以儒家学说为主,融合佛、道思想精华解释儒
家义理,形成新儒家思想,为传统儒学增加了新活力,使儒家思想重新成为占统
治地位的思想。
[思考探究 2] 李白、杜甫的诗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风貌?
金版点拨:李白生活在盛唐,其诗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
神。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其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时期的...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认识三国两
晋南北朝至
隋唐时期思
想文化领域
的新成就。
1.了解儒学发展历程中的三教合一,认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及
兼容并蓄的特色。
2.整理中国诗歌、书法、绘画、石窟艺术、数学、医学、农学、
天文学等领域的新成就,掌握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等,认识
隋唐时期科技文化的高度繁荣,培育民族自豪感。
3.了解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如法显、玄奘西行取经和鉴真
东渡传播佛教文化,以及空海来华求佛法等史实,认识亚洲各国
在文化交往中,逐渐形成以长安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一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三教并立
(1)汉武帝时,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2)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东汉末兴起的中国本土宗教01 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儒学影响,主
张“贵儒”和“尊道”。
②外来的02 佛教盛行,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③03 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
2.三教合一趋势
(1)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了“04 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
佛教、道教的理论。
(2)唐朝统治者奉行05 三教并行政策,奉行老子为祖先,
06
道教最受尊崇。武
则天时,07 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
大。
3.反佛教斗争
(1)背景
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
②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
(2)概况
①南朝无神论思想家08 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
09
神不灭的观
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②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
(3)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4.复兴儒学
(1)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概况:唐中期儒学大师10 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
用儒家的天命论和11 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 文学艺术
1.文学Error!
2.艺术
(1)书法Error!
(2)绘画Error!
(3)石窟艺术: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
洛阳的13 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的
14
莫高窟,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三 科技
1.魏晋南北朝Error!
2.隋唐Error!
四 中外文化交流
1.佛教东传
(1)高僧来华: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
译成汉文。
(2)西行取经
①东晋的01 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②唐朝的高僧02 玄奘前往天竺取经,在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又到许
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3)影响: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2.中国佛教的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1)唐朝高僧03 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
(2)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如日本的高僧04 空海回国时携
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
(3)影响:这些交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3.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
(1)唐都城05 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
际大都会。
(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
士,两国文化受到唐朝的巨大的影响。
(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06 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
居。
[思考探究 1] “三教合一”动摇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吗?
金版点拨:“三教合一”只是冲击了儒学,并未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
的正统地位动摇是在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
[判断正误] “三教合归儒”是三教合为一教。(×)
“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但不是三教合为一教。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
们一方面抨击佛、道,另一方面又以儒家学说为主,融合佛、道思想精华解释儒
家义理,形成新儒家思想,为传统儒学增加了新活力,使儒家思想重新成为占统
治地位的思想。
[思考探究 2] 李白、杜甫的诗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风貌?
金版点拨:李白生活在盛唐,其诗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
神。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其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时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