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8.50 KB
  • 2023-05-06 08:40:02 发布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1 -
第 6 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成为新中国
的临时宪法和建国纲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推动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
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政治发展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经过拨乱反正、依法治
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时期,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成为新时期的治国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基本形成。

- 2 -
4.“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
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向祖国的统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成为我国新时
期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历年的高考中,本知识点高考涉及内容甚少,值得注意的是 2018
年全国卷Ⅰ中考查了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村民自治)。
结合当今社会热点,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需重点关注。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
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先后
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祖国统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历年高考看,本知识点命题甚
少,近五年内全国卷没在此直接涉及考点,但从制度创新、国家统一大业的角度来看,“一
国两制”的实践经验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背景
(1)政治:1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
(2)方针:中共2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2.筹备:1949年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为3
新民主主义国家。
3.成立:1949年 10月 1日,开国大典举行。
4.意义
(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
中国成为真正具有4独立主权的国家。
(2)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牢固基石,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标志:1954 年 9 月,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6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
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②特点:体现了7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性质:新中国第一部8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内容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
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3 -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10民主集中制。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建立:1949年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职能转变: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1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原因:为保证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
(2)确立:1949 年《共同纲领》规定;1954 年宪法,正式确认13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
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实践: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后相继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14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4)意义
①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②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③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文化大革命”
1.原因
(1)毛泽东把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15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
(2)导火线:1965年 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
文章。
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2)16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