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MB
- 2023-05-06 07:32: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1 -
第 14 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课 程 标 准 素 养 解 读
1.列举 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
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
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
斗争精神。
1.将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置于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时代背景下,认识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时空观
念)
2.运用唯物史观,并结合所学分析说明列强侵华的双重
影响——破坏性和建设性。(唯物史观)
3. 以相关史料为依据分析说明 《马关条约》与《辛丑
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史料实证)
4. 甲午战后的民族危机唤起了下层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也把刚刚兴起的民族资产阶级推上了政治舞台;义和团
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把灭
洋放在第一位,具有爱国主义性质。(家国情怀)
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原因
(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膨胀,逐渐形成对外扩
张政策。
(2)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日本借机派兵入朝。
2.过程
(1)爆发:1894 年 7 月,日军在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
(2)决战:1894 年 9 月,中日海军在黄海展开决战。
3.结果:1895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1)条约内容
割地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2 -
赔款 赔偿日本军费 2 亿两白银
通商 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
设厂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2)在列强干涉下,日本将辽东半岛交还给中国,但从中国获得了 3 000 万两
白银的“赎辽费”。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
款。列强在 19 世纪 70 年代以前就开始了早期的资本输出。19 世纪晚期后,西方
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主要形式有投资设厂、修筑铁路等,使中
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4.影响
(1)客观方面
①范围: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
②经济: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国家财政不
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
③政治:极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强,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2)主观方面
①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开始进行军事改革。
②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也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危机加深。
②直接原因:外国教会势力猖獗。
(2)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3)斗争
- 3 -
①兴起:19 世纪末,在反洋教斗争的推动下,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兴起。
②口号: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势力迅速遍及京津地区。
③活动:阻击八国联军进犯北京;进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4)结果:慈禧太后发布“剿匪谕旨”,义和团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5)意义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③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1)具有爱国性质,反映出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主要
矛盾,反映出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
(2)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的支持,却容易让群众放松
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带有笼统排外的色彩。
2.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维护在华侵略利益,借口“救护驻华使馆,助中国剿匪”。
(2)经过: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
(3)结果:八国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①赔偿各国白银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本息共 9.8 亿两,以关税、盐税作
抵押。
②在北京设使馆区,允许外国驻兵保护。
③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④惩办“首祸诸臣”等。
(4)影响
①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税收也被列强控制。
- 4 -
②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中日甲午战争
1.中日甲午战争的背景
史料 满清氏元(原)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
衰运,暴力劫夺……①我国之所惩罚在满清朝廷,不在贵国人民也……卿等速起。
——宗方小太郎《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
第 14 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课 程 标 准 素 养 解 读
1.列举 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
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
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
斗争精神。
1.将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置于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时代背景下,认识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时空观
念)
2.运用唯物史观,并结合所学分析说明列强侵华的双重
影响——破坏性和建设性。(唯物史观)
3. 以相关史料为依据分析说明 《马关条约》与《辛丑
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史料实证)
4. 甲午战后的民族危机唤起了下层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也把刚刚兴起的民族资产阶级推上了政治舞台;义和团
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把灭
洋放在第一位,具有爱国主义性质。(家国情怀)
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原因
(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膨胀,逐渐形成对外扩
张政策。
(2)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日本借机派兵入朝。
2.过程
(1)爆发:1894 年 7 月,日军在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
(2)决战:1894 年 9 月,中日海军在黄海展开决战。
3.结果:1895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1)条约内容
割地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2 -
赔款 赔偿日本军费 2 亿两白银
通商 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
设厂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2)在列强干涉下,日本将辽东半岛交还给中国,但从中国获得了 3 000 万两
白银的“赎辽费”。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
款。列强在 19 世纪 70 年代以前就开始了早期的资本输出。19 世纪晚期后,西方
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主要形式有投资设厂、修筑铁路等,使中
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4.影响
(1)客观方面
①范围: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
②经济: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国家财政不
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
③政治:极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强,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2)主观方面
①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开始进行军事改革。
②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也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危机加深。
②直接原因:外国教会势力猖獗。
(2)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3)斗争
- 3 -
①兴起:19 世纪末,在反洋教斗争的推动下,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兴起。
②口号: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势力迅速遍及京津地区。
③活动:阻击八国联军进犯北京;进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4)结果:慈禧太后发布“剿匪谕旨”,义和团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5)意义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③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1)具有爱国性质,反映出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主要
矛盾,反映出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
(2)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的支持,却容易让群众放松
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带有笼统排外的色彩。
2.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维护在华侵略利益,借口“救护驻华使馆,助中国剿匪”。
(2)经过: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
(3)结果:八国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①赔偿各国白银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本息共 9.8 亿两,以关税、盐税作
抵押。
②在北京设使馆区,允许外国驻兵保护。
③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④惩办“首祸诸臣”等。
(4)影响
①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税收也被列强控制。
- 4 -
②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中日甲午战争
1.中日甲午战争的背景
史料 满清氏元(原)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
衰运,暴力劫夺……①我国之所惩罚在满清朝廷,不在贵国人民也……卿等速起。
——宗方小太郎《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揭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