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3.50 KB
- 2023-05-06 05:36: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1 -
第 16 课 抗日战争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
中的历史地位。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日本逐步扩大侵华的
步骤、日军侵华的罪行,了解关内关外抗日救
亡运动的主要表现。
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比较正面战场和
敌后战场,掌握两个战场的主要战况,分析形
成两个战场的原因,说明两个战场之间的联系。
3.从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角度说明抗日战争
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体会中国人民面对外
敌入侵体现出的团结御侮和奉献牺牲精神。
知识点一 全民族的抗战
1.背景
(1)局部侵华: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
加深。
(2)全面侵华: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2.实现: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3.前期概况
(1)敌后战场
①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②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2)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
大战役。
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关系
- 2 -
4.结果
(1)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和华
东的大片领土。
(2)1938年 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知识点二 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 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屠杀中国军民超过三十万人。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杀害全村一千二百多人。
3.细菌战:在中国东北成立“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知识点三 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1)概况:1940年下半年,由彭德怀指挥。
(2)地位: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
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2.入缅作战
(1)背景: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准备进攻中国云南。
(2)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3)结果: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 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
缅日军。
3.抗战胜利
(1)标志:1945年 8月 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意义
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战,而非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中国人民虽然取
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但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
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 3 -
抗日战争的特点
史料一 1937 年 8 月 18 日……陈诚……提出“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
宜实行迅速决战之战略①,但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
之条件②。”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
[解读] ①②处信息说明陈诚主张打持久战。
[思考] 根据史料一,分析国民党将领提出的抗战方针。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抗战方
针?
【提示】 方针:反对速战速决战略,实施持久消耗战略。原因: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
充分作战准备;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持久作战的条件。
史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
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③,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
凝聚力④。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解读] ③④处信息说明日本帝国主义没有意识到中国民众的巨大力量。
[思考] 史料二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是什么?“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表明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凝聚团结。
主要原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的特点
1.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
第 16 课 抗日战争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
中的历史地位。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日本逐步扩大侵华的
步骤、日军侵华的罪行,了解关内关外抗日救
亡运动的主要表现。
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比较正面战场和
敌后战场,掌握两个战场的主要战况,分析形
成两个战场的原因,说明两个战场之间的联系。
3.从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角度说明抗日战争
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体会中国人民面对外
敌入侵体现出的团结御侮和奉献牺牲精神。
知识点一 全民族的抗战
1.背景
(1)局部侵华: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
加深。
(2)全面侵华: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2.实现: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3.前期概况
(1)敌后战场
①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②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2)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
大战役。
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关系
- 2 -
4.结果
(1)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和华
东的大片领土。
(2)1938年 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知识点二 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 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屠杀中国军民超过三十万人。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杀害全村一千二百多人。
3.细菌战:在中国东北成立“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知识点三 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1)概况:1940年下半年,由彭德怀指挥。
(2)地位: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
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2.入缅作战
(1)背景: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准备进攻中国云南。
(2)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3)结果: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 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
缅日军。
3.抗战胜利
(1)标志:1945年 8月 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意义
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战,而非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中国人民虽然取
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但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
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 3 -
抗日战争的特点
史料一 1937 年 8 月 18 日……陈诚……提出“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
宜实行迅速决战之战略①,但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
之条件②。”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
[解读] ①②处信息说明陈诚主张打持久战。
[思考] 根据史料一,分析国民党将领提出的抗战方针。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抗战方
针?
【提示】 方针:反对速战速决战略,实施持久消耗战略。原因: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
充分作战准备;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持久作战的条件。
史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
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③,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
凝聚力④。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解读] ③④处信息说明日本帝国主义没有意识到中国民众的巨大力量。
[思考] 史料二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是什么?“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表明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凝聚团结。
主要原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的特点
1.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