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8.50 KB
- 2023-05-06 04:32: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1 -
第 4 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明成祖设立内阁的原因,以及清朝设置军机处
的背景。
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理解废除丞相制
度的影响和军机处的特点。
3.从唯物史观角度综合分析明清时期君主专
制空前强化的影响。
知识点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
(1)明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2)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
(1)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2)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
(1)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2)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知识点二 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政务繁多,皇帝力不从心。
2.过程
(1)奠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
(2)确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
由此出现。
(3)发展: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4)全盛: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
机构。
- 2 -
明朝内阁政治地位的演变
知识点三 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1)清初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负责奏章票拟。
(2)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3)康熙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
集权于皇帝。
2.目的:为办理西北军务,雍正帝时设立。
3.特点:机构简单;军机大臣品级不高,都由钦定。
4.职能
(1)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2)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5.影响
(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
(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 3 -
废丞相,设内阁
史料一 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往往病及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①。”
——黄佐《南雍志》
[解读] ①处信息表明明太祖认为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思考] 根据史料一回答明太祖对丞相的基本态度。
【提示】 认为秦以来丞相的擅权危及君主的统治。
史料二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学士)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
览审定,②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
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众阁臣无不惴惴惧者③。
——《皇明大政记》
[解读] ②③处信息表明阁臣虽能草拟圣旨,但皇帝亲自批改,阁臣惟恐不合帝意而惴
惴不安。
[思考] 根据史料二,分析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
【提示】 原因: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惟恐不合帝意。
丞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丞相制 内阁制
权力来源 丞相制度 皇帝的信任
职责 参与决策国家大事 皇帝的侍从顾问
任免
经过皇帝及大臣商议,由皇帝决
定
直接由皇帝决定
权力
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参与政治权;
权力来自于制度
有票拟权,但票拟后须呈给皇帝决定;
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
对皇权的影响 制约皇权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军机处的设立
史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①,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
②,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③……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解读] ①②处信息说明了设立军机处的目的。③④处信息说明了军机处的重要性及特
点。
[思考] 根据史料一,指出雍正改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军机处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 4 -
【提示】 原因:为处理西北军务,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重要性体现在位置距宫廷近,担任者都是亲臣、重臣,负责全部承旨、出政。
史...
第 4 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明成祖设立内阁的原因,以及清朝设置军机处
的背景。
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理解废除丞相制
度的影响和军机处的特点。
3.从唯物史观角度综合分析明清时期君主专
制空前强化的影响。
知识点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
(1)明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2)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
(1)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2)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
(1)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2)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知识点二 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政务繁多,皇帝力不从心。
2.过程
(1)奠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
(2)确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
由此出现。
(3)发展: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4)全盛: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
机构。
- 2 -
明朝内阁政治地位的演变
知识点三 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1)清初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负责奏章票拟。
(2)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3)康熙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
集权于皇帝。
2.目的:为办理西北军务,雍正帝时设立。
3.特点:机构简单;军机大臣品级不高,都由钦定。
4.职能
(1)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2)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5.影响
(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
(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 3 -
废丞相,设内阁
史料一 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往往病及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①。”
——黄佐《南雍志》
[解读] ①处信息表明明太祖认为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思考] 根据史料一回答明太祖对丞相的基本态度。
【提示】 认为秦以来丞相的擅权危及君主的统治。
史料二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学士)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
览审定,②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
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众阁臣无不惴惴惧者③。
——《皇明大政记》
[解读] ②③处信息表明阁臣虽能草拟圣旨,但皇帝亲自批改,阁臣惟恐不合帝意而惴
惴不安。
[思考] 根据史料二,分析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
【提示】 原因: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惟恐不合帝意。
丞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丞相制 内阁制
权力来源 丞相制度 皇帝的信任
职责 参与决策国家大事 皇帝的侍从顾问
任免
经过皇帝及大臣商议,由皇帝决
定
直接由皇帝决定
权力
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参与政治权;
权力来自于制度
有票拟权,但票拟后须呈给皇帝决定;
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
对皇权的影响 制约皇权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军机处的设立
史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①,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
②,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③……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解读] ①②处信息说明了设立军机处的目的。③④处信息说明了军机处的重要性及特
点。
[思考] 根据史料一,指出雍正改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军机处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 4 -
【提示】 原因:为处理西北军务,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重要性体现在位置距宫廷近,担任者都是亲臣、重臣,负责全部承旨、出政。
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