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5.34 KB
  • 2023-05-06 01:44:01 发布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四单元 Error!
第 1 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形成体系
把握要点
1.有关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 3 个关键点
(1)一个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一条线索:民主法制的演进(确立→破坏→健全)。
(3)三个时期:1949~1956 年,1966~1976 年,1978 年至今。
2.有关祖国统一的 3 个关键点
(1)一个方针:“一国两制”。
(2)一个展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3)两大成果:香港、澳门回归。
课题(一) 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
[回扣教材知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条件
(1)军事: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解放战争在全国基本取得胜利。
(2)理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理论
和路线方针准备。
(3)筹备:1949 年 9 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确立了首都、国旗、代国歌;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具有临时宪法
的性质。
2.标志: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
3.意义
(1)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

家作主的新时代。
(2)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二、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初步
建立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正式
确立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
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初步
发展
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最
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标志: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中华人
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法律依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1954 年宪法正式确认。
(2)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
民族团结。
三、“文化大革命”
是一场由领导者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
灾难的内乱。
四、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
1.法制建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的法制建设方针
对包括刘少奇冤假错案在内的各种冤假错案平反


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成就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
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2.民主制度
(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1982 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了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1984 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 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进补课程知识]
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
全国基
本解放
至 1950 年夏,基本上歼灭了大陆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1951 年,和平
解放西藏。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土地改

将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推广到全国,到 1952 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彻
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农民个
人所有,农民向国家交“公粮”。至此,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抗美援

1950 年 10 月,中共中央从挽救朝鲜危局、保卫我国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这一根
本立场出发,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0 月 25 日,中国人民志
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参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一带。中
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 1953 年 7 月 27 日
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镇压反
革命
肃清了国民党隐藏在大陆的特务及反对新生政权的各种反动组织。土地改革、抗
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被称为新中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