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 MB
- 2023-05-05 23:56:01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45 讲 日本明治维新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点一 明治维新的背景
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内忧外患)
1.原因
(1)政治:天皇没有实权,幕府掌管国政,身份等级制度森严。
(2)经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幕府
推行实行锁国政策,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3)社会关系: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与压迫,起义不断;工商
业者不满幕府的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在统治阶级内部,一些中下级武士产生了
反抗思想。
(4)对外关系:1853 年“黑船事件”,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
2.条件
(1)日本社会危机加剧。
(2)武装倒幕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知识点二 明治维新的内容
1.废除旧体制
(1)“废藩置县”,开始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建立起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
社会体制。
2.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1871 年,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2)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3)殖产兴业:在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建立了许多资本主义企业,政府扶
持的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3.倡导“文明开化”
(1)重视教育,确立“国民皆学”方针,推行四年制义务教育。
(2)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派遣人员出国留学。
(3)掀起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4)生活习俗西方化。
4.建立新军队
(1)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建立军工企业,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
人才。
(2)军人接受武士道教育,必须效忠天皇,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5.颁布 1889 年日本宪法
(1)《日本帝国宪法》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
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2)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国家主权仍掌握在天皇手中。
知识点三 明治维新的影响
1.积极性:推动日本走向近代化道路。
(1)加强了中央集权,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2)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
(4)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5)使日本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
家。
2.局限性
(1)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2)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漫画解史】 明治维新的背景
信息提取:1853 年,美国黑船来袭,打开日本大门,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加速了变革的步伐。
【图示解史】 殖产兴业的三阶段
【图解历史】 “文明开化”的日本
信息提取:推行“文明开化”,学习西方文化、教育、生活习俗等。
探究 1 重要“历史概念”解读
1.倒幕运动
倒幕运动从性质上讲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运动,因为它是由中下级武士领
导的,结果也是以中下级武士为首的新官僚集团掌握了政权;其出发点也不是为
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而是要推翻卖国求安、腐朽没落的幕府统治。
2.“废藩置县”
“废藩置县”:藩国其实是在幕府统治下享有特权而且独立的小王国,不受中央
的管理,久而久之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建立县制就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下设置地方
组织的县,藩所保留的军事及征税权也都归新政府所有,使国家的权力全部回收
中央。日本明治政府在 1871 年(明治 4 年)7 月废除全国各藩,统一为府县,是建立
中央集权政权的一项划时代的政治变革。
1.(2018·北京文综,21)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 世纪 70 年代,
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
要目的是( )
A.推动四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
C.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中央集权
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
解析 由“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到“凡国民,必须取姓”,旨在推动“四民
平等”;由“...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点一 明治维新的背景
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内忧外患)
1.原因
(1)政治:天皇没有实权,幕府掌管国政,身份等级制度森严。
(2)经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幕府
推行实行锁国政策,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3)社会关系: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与压迫,起义不断;工商
业者不满幕府的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在统治阶级内部,一些中下级武士产生了
反抗思想。
(4)对外关系:1853 年“黑船事件”,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
2.条件
(1)日本社会危机加剧。
(2)武装倒幕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知识点二 明治维新的内容
1.废除旧体制
(1)“废藩置县”,开始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建立起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
社会体制。
2.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1871 年,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2)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3)殖产兴业:在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建立了许多资本主义企业,政府扶
持的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3.倡导“文明开化”
(1)重视教育,确立“国民皆学”方针,推行四年制义务教育。
(2)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派遣人员出国留学。
(3)掀起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4)生活习俗西方化。
4.建立新军队
(1)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建立军工企业,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
人才。
(2)军人接受武士道教育,必须效忠天皇,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5.颁布 1889 年日本宪法
(1)《日本帝国宪法》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
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2)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国家主权仍掌握在天皇手中。
知识点三 明治维新的影响
1.积极性:推动日本走向近代化道路。
(1)加强了中央集权,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2)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
(4)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5)使日本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
家。
2.局限性
(1)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2)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漫画解史】 明治维新的背景
信息提取:1853 年,美国黑船来袭,打开日本大门,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加速了变革的步伐。
【图示解史】 殖产兴业的三阶段
【图解历史】 “文明开化”的日本
信息提取:推行“文明开化”,学习西方文化、教育、生活习俗等。
探究 1 重要“历史概念”解读
1.倒幕运动
倒幕运动从性质上讲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运动,因为它是由中下级武士领
导的,结果也是以中下级武士为首的新官僚集团掌握了政权;其出发点也不是为
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而是要推翻卖国求安、腐朽没落的幕府统治。
2.“废藩置县”
“废藩置县”:藩国其实是在幕府统治下享有特权而且独立的小王国,不受中央
的管理,久而久之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建立县制就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下设置地方
组织的县,藩所保留的军事及征税权也都归新政府所有,使国家的权力全部回收
中央。日本明治政府在 1871 年(明治 4 年)7 月废除全国各藩,统一为府县,是建立
中央集权政权的一项划时代的政治变革。
1.(2018·北京文综,21)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 世纪 70 年代,
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
要目的是( )
A.推动四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
C.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中央集权
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
解析 由“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到“凡国民,必须取姓”,旨在推动“四民
平等”;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