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 MB
- 2023-05-05 23:40: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41 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点一 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①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②为北方创造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
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2)拓跋珪的封建化改革
①内容:编户定居,劝课农桑;仿汉制设官,重用儒生;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
进文化。
②作用:推动拓跋部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
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2.改革迫在眉睫
(1)宗主督护制下“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2)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3)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1)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孝文帝敬佩和仰慕汉文化、习俗,决意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知识点二 改革内容
概况
时期
措施 作用
制定官吏俸禄
制,整顿吏治
北魏吏治有所好转
推行均田制
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推动了北方
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制
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保证
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前期:冯太
后主持,重
点建立各种
新制度
推行租调制
减轻农民负担,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
府的收入
迁都洛阳 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
后期:孝文
帝主持,重
点推行汉化
措施
移风易俗:易服
装,讲汉话,改
汉姓,通婚姻,
改籍贯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
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
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知识点三 促进民族的大融合
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提高;水利兴修等。
(2)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发展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
(3)商业的活跃,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交易活跃;重新铸造铜钱,货币交易代替
实物交易,对外贸易有长足发展。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内容{
①尊崇儒经,兴办学校。
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③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2)影响: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表现:①鲜卑生活习惯的汉化;②鲜卑文化融入汉族文化。
(2)意义: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
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图解历史】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信息提取:上图分别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后的民族融合和封建化。
【图示解史】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实质
信息提取:从根本上看,孝文帝改革的本质是鲜卑族的封建化。北魏孝文帝改革
的推行,使鲜卑族逐步接受汉族的农耕生产方式、封建统治制度与文化、生活方
式和风俗习惯。
【史学争鸣】 评价孝文帝改革
信息提取: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
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而不能以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论道。
基于上述标准,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以汉族为主体
的中华民族的发展,这是历史的进步。
探究 1 重要“历史概念”解读
1.均田制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
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
行土地还授,德宗年间被“两税法”取代。均田制是古代土地制度的一大变革,
对于限制土地兼并具有一定的作用,是调整生产关系的重要表现。作为孝文帝改
革中向汉族学习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农耕化。
2.三长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废除宗主督护制,创立三长制,以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
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
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有利于
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保证了赋役来源,增强了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
1.(2014·海南单科,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点一 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①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②为北方创造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
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2)拓跋珪的封建化改革
①内容:编户定居,劝课农桑;仿汉制设官,重用儒生;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
进文化。
②作用:推动拓跋部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
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2.改革迫在眉睫
(1)宗主督护制下“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2)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3)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1)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孝文帝敬佩和仰慕汉文化、习俗,决意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知识点二 改革内容
概况
时期
措施 作用
制定官吏俸禄
制,整顿吏治
北魏吏治有所好转
推行均田制
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推动了北方
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制
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保证
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前期:冯太
后主持,重
点建立各种
新制度
推行租调制
减轻农民负担,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
府的收入
迁都洛阳 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
后期:孝文
帝主持,重
点推行汉化
措施
移风易俗:易服
装,讲汉话,改
汉姓,通婚姻,
改籍贯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
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
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知识点三 促进民族的大融合
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提高;水利兴修等。
(2)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发展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
(3)商业的活跃,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交易活跃;重新铸造铜钱,货币交易代替
实物交易,对外贸易有长足发展。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内容{
①尊崇儒经,兴办学校。
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③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2)影响: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表现:①鲜卑生活习惯的汉化;②鲜卑文化融入汉族文化。
(2)意义: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
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图解历史】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信息提取:上图分别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后的民族融合和封建化。
【图示解史】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实质
信息提取:从根本上看,孝文帝改革的本质是鲜卑族的封建化。北魏孝文帝改革
的推行,使鲜卑族逐步接受汉族的农耕生产方式、封建统治制度与文化、生活方
式和风俗习惯。
【史学争鸣】 评价孝文帝改革
信息提取: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
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而不能以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论道。
基于上述标准,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以汉族为主体
的中华民族的发展,这是历史的进步。
探究 1 重要“历史概念”解读
1.均田制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
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
行土地还授,德宗年间被“两税法”取代。均田制是古代土地制度的一大变革,
对于限制土地兼并具有一定的作用,是调整生产关系的重要表现。作为孝文帝改
革中向汉族学习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农耕化。
2.三长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废除宗主督护制,创立三长制,以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
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
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有利于
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保证了赋役来源,增强了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
1.(2014·海南单科,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