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50 KB
- 2023-05-05 22:40: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对应学生用书第 48 页)
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
知
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
一、全面认识列强侵华
1.主要侵略方式
主要方式 表现举例
军事侵略
近代西方列强主要发动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第
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
华战争
割占
土地
《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
司地方一区;《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
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
获取
特权
《南京条约》附件中“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天津条约》规定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辛丑条约》规定的驻兵权等
政治
侵略
以华
制华
从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慈禧太后、袁世凯等
开埠
通商
《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天津条
约》: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天津;
《马关条约》: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
经济
侵略
特权 《南京条约》:中英两国协定关税;《天津条约》:外国商船和
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
商口岸开设工厂
赔款
《南京条约》向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北京条约》赔偿英法
军费各 800 万两白银;《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 2 亿两白银;
《辛丑条约》赔偿各国白银 4.5 亿两
镇压革命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破坏辛亥革命
思想渗透
利用传教士的传教特权,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日本全面侵华时推
行奴化教育
2. 基本认识
(1)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
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两侧转
移。
(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
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
具体体现。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化。
(3)从结果看:除了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其他战争均以中国失
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
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
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
代社会的进步。
二、近代前期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索的特征(1840—1919 年)
19 世纪 70 年代之前 19 世纪 70 年代之后
史实
禁烟运动、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
天国运动、爱国官兵的抵抗、林则
徐等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等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实
行“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领导
阶级
主体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农民
阶级基本是旧式斗争,地主阶级的
探索最终失败
现代化色彩明显,程度渐深,大部
分活动都有新的目标和手段,占领
导地位的是资产阶级
性质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都不是先进生
产力的代表,中国当时还未产生新
的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但爱
国官兵的抗争不再是单纯的维护清
朝统治,已是捍卫民族权益的爱国
主义抗争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民族资产
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独立登
上历史舞台,具有救亡图存和发展
资本主义的双重属性
整体
特征
①探索具有广泛性:在民族危机面前,各阶级在反对侵略、维护国家利
益方面有一致性。②探索具有方向性:都是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
探索具有层次性:现代化探索由浅入深,从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④
探索具有继承性:与学习西方内容的层次性相关,从林则徐、洋务派到
早期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前后相继。⑤抗争具有阶段性:从旧式斗
争到新式斗争;反侵略反封建两大任务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一般分
开进行,之后结合在一起
[中外关联]__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1.阶段特征
(1)19 世纪 40 年代至 60 年代:列强的侵略以发动战争为打开中国大门的
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侵华的主要国家为英、法、美、俄。
(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的侵略在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
“以华制华”;...
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
知
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
一、全面认识列强侵华
1.主要侵略方式
主要方式 表现举例
军事侵略
近代西方列强主要发动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第
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
华战争
割占
土地
《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
司地方一区;《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
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
获取
特权
《南京条约》附件中“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天津条约》规定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辛丑条约》规定的驻兵权等
政治
侵略
以华
制华
从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慈禧太后、袁世凯等
开埠
通商
《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天津条
约》: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天津;
《马关条约》: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
经济
侵略
特权 《南京条约》:中英两国协定关税;《天津条约》:外国商船和
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
商口岸开设工厂
赔款
《南京条约》向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北京条约》赔偿英法
军费各 800 万两白银;《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 2 亿两白银;
《辛丑条约》赔偿各国白银 4.5 亿两
镇压革命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破坏辛亥革命
思想渗透
利用传教士的传教特权,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日本全面侵华时推
行奴化教育
2. 基本认识
(1)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
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两侧转
移。
(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
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
具体体现。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化。
(3)从结果看:除了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其他战争均以中国失
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
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
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
代社会的进步。
二、近代前期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索的特征(1840—1919 年)
19 世纪 70 年代之前 19 世纪 70 年代之后
史实
禁烟运动、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
天国运动、爱国官兵的抵抗、林则
徐等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等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实
行“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领导
阶级
主体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农民
阶级基本是旧式斗争,地主阶级的
探索最终失败
现代化色彩明显,程度渐深,大部
分活动都有新的目标和手段,占领
导地位的是资产阶级
性质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都不是先进生
产力的代表,中国当时还未产生新
的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但爱
国官兵的抗争不再是单纯的维护清
朝统治,已是捍卫民族权益的爱国
主义抗争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民族资产
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独立登
上历史舞台,具有救亡图存和发展
资本主义的双重属性
整体
特征
①探索具有广泛性:在民族危机面前,各阶级在反对侵略、维护国家利
益方面有一致性。②探索具有方向性:都是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
探索具有层次性:现代化探索由浅入深,从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④
探索具有继承性:与学习西方内容的层次性相关,从林则徐、洋务派到
早期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前后相继。⑤抗争具有阶段性:从旧式斗
争到新式斗争;反侵略反封建两大任务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一般分
开进行,之后结合在一起
[中外关联]__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1.阶段特征
(1)19 世纪 40 年代至 60 年代:列强的侵略以发动战争为打开中国大门的
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侵华的主要国家为英、法、美、俄。
(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的侵略在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
“以华制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