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1.50 KB
- 2023-05-05 21:44:03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39 讲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与苏联改革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
①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
②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2)方式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③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3)评价
①积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②局限: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概念阐释] 经济“滞胀”
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现
象时的专门术语。经济“滞胀”的新特点则是经济衰退与物价上涨现象同时出现和存在。
2.福利国家的出现与 20 世纪 70 年代的新变化
(1)福利国家的出现
①条件:生产力发展,社会财富巨大增长。
②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③影响
利: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弊: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20 世纪 70 年代的新变化
①原因:1973 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②表现: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易错提醒]
1.正确认识“福利国家”的利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刺激国内消费,但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等同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其特点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其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二、苏联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2)内容
①农业: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
一定数量的牲畜。
开垦荒地,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②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3)评价
①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②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只是进行局部改革,最终失败。
[精微点拨] 赫鲁晓夫改革与斯大林体制的关系
(1)赫鲁晓夫改革从总体上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范围内,对其经济模式的明显不适应部分
进行改革。
(2)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斯大林的叛逆者;是斯大林模式的修订
者,而不是斯大林模式的革新者。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勃列日涅夫上台,纠正苏联当时的混乱。
(2)内容
①农业领域: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②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3)评价
①未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②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导致 20 世纪 80 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内容
①经济领域: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
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②政治领域:后期把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3)结果
①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
②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 年苏联解体。
[归纳总结]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
(1)从经济改革入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2)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特别提醒]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
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
考点一 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1.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的表现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
基础、...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
①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
②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2)方式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③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3)评价
①积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②局限: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概念阐释] 经济“滞胀”
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现
象时的专门术语。经济“滞胀”的新特点则是经济衰退与物价上涨现象同时出现和存在。
2.福利国家的出现与 20 世纪 70 年代的新变化
(1)福利国家的出现
①条件:生产力发展,社会财富巨大增长。
②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③影响
利: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弊: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20 世纪 70 年代的新变化
①原因:1973 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②表现: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易错提醒]
1.正确认识“福利国家”的利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刺激国内消费,但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等同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其特点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其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二、苏联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2)内容
①农业: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
一定数量的牲畜。
开垦荒地,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②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3)评价
①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②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只是进行局部改革,最终失败。
[精微点拨] 赫鲁晓夫改革与斯大林体制的关系
(1)赫鲁晓夫改革从总体上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范围内,对其经济模式的明显不适应部分
进行改革。
(2)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斯大林的叛逆者;是斯大林模式的修订
者,而不是斯大林模式的革新者。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勃列日涅夫上台,纠正苏联当时的混乱。
(2)内容
①农业领域: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②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3)评价
①未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②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导致 20 世纪 80 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内容
①经济领域: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
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②政治领域:后期把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3)结果
①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
②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 年苏联解体。
[归纳总结]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
(1)从经济改革入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2)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特别提醒]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
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
考点一 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1.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的表现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
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