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 MB
  • 2023-05-05 21:36:02 发布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37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学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阶段特征
二战后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也是世界联系
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体世界不断发展。
政治上,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20 世
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日本、不结盟运动等新兴力量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伴随着苏联
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经济上,两种模式借鉴发展。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市场的作用不断加强;同时,世界
市场向纵深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科技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方式。20 世纪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第 37 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冷战”的兴起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也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
2.表现
(1)开始: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兴起。
(2)领域
①政治对抗:“杜鲁门主义”与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②经济对抗:“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
③军事对抗:北约与华约。
(3)表现:1948 年,美苏“冷战”出现第一次高潮,爆发了柏林危机。
(4)形成
①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在美国的策动下,1949 年,美、英、法、意等西方 12
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②1955 年,为对抗北约,苏联、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简称华约。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3.影响
(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两国全面对抗,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3)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二、“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
(1)概况:1950~1953 年,美国借朝鲜内战进行干涉。
(2)影响: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1)概况:1954 年,越南北方人民打败法国侵略者。美国乘虚而入,发动越南战争。到 1975
年结束。
(2)影响: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军事实力被
苏联赶上。
[图解历史] “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三、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
②20 世纪 50 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③西欧各国都无力单独与美国和苏联抗衡。

(2)形成:1967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简称欧共体。
(3)发展: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
①经济上:政治经济一体化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政治上:西欧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国际关系上: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迫使美国调整对欧政策。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①“冷战”爆发后,美国扶植日本。
②在美国占领期间推行的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
④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2)表现:1956~1972 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
①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③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②各国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①召开:1961 年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②内容: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