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MB
  • 2023-05-05 21:32:02 发布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36讲 “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学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36 讲 “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
一、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3)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过度,1929 年 10 月 24 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2.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
3.影响
(1)生产力遭破坏: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世界贸易严重下滑。
(2)国际关系恶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如提高关税,
实行货币贬值等,另一方面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3)引发政治危机:焦虑不安、灰心绝望的情绪弥漫于整个西方社会;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
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思维导图]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1)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危机。
(2)1933 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
2.措施
(1)整顿财政金融: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
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2)调整工业生产(核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复兴工业。
(3)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通过《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举办许多公共工程,
扩大就业。
3.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4.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影响
(1)直接影响: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2)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
(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
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知识归纳] “一、二、三、四”归纳罗斯福新政
一个中心措施:复兴工业。
二个阶段:自 1933 年 3 月开始,调整与复兴;自 1935 年 5 月开始改革。
内容“三 R”: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新政四“新”:新的理论和政策:实践凯恩斯主义;新的特点: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新的
起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三、凯恩斯主义
1.主张
(1)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2)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
(3)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2.评价
(1)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
经济的发展。
(2)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考点一 “世界末日来临”——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
1.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
(1)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2)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2.唯物史观——经济大危机的教训
(1)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当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
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
(2)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
(3)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
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其重要。
1.论从史出
(1)从经济数据看经济危机的严重性
史料 下表是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 700 万 600 万 近 300 万 85 万 300 万 3 000 万
结论 数据表明 1929~193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国际贸易、就业人数均大幅
下降,直观地反映危机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2)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自由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