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50 KB
  • 2023-05-05 19:52:01 发布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对应学生用书第 264 页)
[知识梳理]
一、商鞅变法
1.背景
(1)无论是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其他六国。
(2)统治者的支持:秦孝公广纳贤士,决心变法图强。
2.措施
(1)政治
①废除世卿世禄制,设立 20 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按功劳大小授予官爵。
②建立什伍组织,将百姓按照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进行编制,实行
什伍连坐制度。
③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④规定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
(2)经济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
(3)文化: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3.历史作用
(1)政治:沉重打击了旧贵族,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
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经济: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3)军事: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必要性
①经济:与汉族的经济和文化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②政治: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鲜卑贵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激

化了社会矛盾。
(2)有利条件
①439 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②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③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内容
(1)经济
①实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
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②推行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
发徭役和兵役。
(2)政治
①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按照政绩的好坏决定地方官吏的任期。
②迁都洛阳: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以南伐为名
迁都洛阳。
③社会风俗:改鲜卑服为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与汉族通婚;以汉语为
正音;改行汉制。
3.历史作用
(1)经济方面: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
局面。
(2)民族关系方面: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
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3)政治方面
①缓和了社会矛盾,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②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三冗”问题:北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
所谓“三冗”问题。
(2)“两积”局面: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国库空虚,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

机,导致积贫局面形成;北宋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使指挥效率和军队战
斗力降低,形成积弱局面。
(3)社会危机:“三冗”“两积”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革新除弊成为
朝野的共识。
(4)有利条件: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宋神宗坚持变法,重
用王安石。
2.内容
(1)理财之法: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
效。
(2)强兵之法:实行“省兵”措施,精减军队,裁汰老弱士兵,归并军营,
缩减编制,以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3)取士之法: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
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对“恩荫”制度提出尖锐的批
评,要求对官员子弟贯彻择优录用的原则,以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3.历史作用
(1)积贫局面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2)积弱局面的改善: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四、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经济上: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与西欧国家
有很大差距。
(2)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奴反抗此起彼伏.严重威胁沙皇
专制。
(3)思想上:“十二月党人”和进步知识分子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要
求社会变革。
(4)军事上: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尖锐化。
(5)主观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只有变革才能自救,成立“农民事

务秘密委员会”,发起酝酿农奴制改革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