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50 KB
  • 2023-05-05 19:36:03 发布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学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27 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
考点 1| 宗教改革
(对应学生用书第 219 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德国——马丁·路德改革
1.背景
(1)思想: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2)政治:德国是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社会矛盾激化。
(3)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
束缚。
(4)导火线:1517 年,教皇兜售赎罪券,激起民众的愤慨。
2.开始: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思想主张
(1)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
(2)宣称赎罪券的功效微不足道,每个基督徒只要内心真诚悔罪,就能得
到赦免。
4.意义
(1)性质: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2)人文主义的体现:使人获得了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
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欧洲宗教格局的变化:改革后创立的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与天主
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轻巧识记]       因行称义和因信称义的比较

二、瑞士——加尔文改革
1.背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风靡全欧,许多国家先后接受新教。
2.思想主张
(1)出版《基督教原理》,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以此反对天主教
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2)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主张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
先的安排。
[易混辨析]     “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这三种主张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主张,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
“因行称义”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及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
垄断而服务的。
“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
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
3.意义
(1)加尔文的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他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
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
(2)加尔文的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
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三、宗教改革的意义
宗教改革家以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
思想解放、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
[误区警示]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待宗教的态度
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
宗教改革直接否定教会权威。二者都不反对宗教信仰。

[教材补遗]
1.赎罪券
(1)基督教有一种独特的救赎哲学,认为人类从始祖亚当、夏娃违背上帝
的旨意,犯有“原罪”。以后又不断违背上帝的规条,不断地产生罪行。
教皇代表的天主教会有赎人罪孽的资源,有权宣布参加十字军东征的人和
到罗马朝圣的人都能够得到救赎。
(2)后来的教皇索性宣布不能前往罗马朝圣的人,可以支付相应的费用来
获得救赎,并发行代表已经朝圣的文书,这种文书就被称为“赎罪券”。
教徒购买这种券后可赦免“罪罚”,使赎罪券发生了变质,成为罗马天主
教会掠夺西欧各国人民钱财的卑劣手段。
2.新教
新教是与东正教、天主教并列的三大基督教派别之一,为 16 世纪宗教改
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各个新宗教的统称。新教虽然有很多派别,
但在教义方面有三个共同原则,即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成为祭司和
《圣经》具有最高权威。新教派别众多,但以三大主流教派为主,即分布
于德国大部和北欧诸国,包括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等国的路德宗,分
布于瑞士、荷兰、苏格兰和德国一部分的归正宗以及分布于英格兰的安立
甘宗。全世界新教徒约 3.6 亿,三分之二集中于欧洲和北美。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宗教改革的兴起及影响
史料一 “宗教改革”这个词一样有误导作用……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
为对教会某些腐败落后现象作出的反应,其中包括:部分牧师包括教皇的放荡生
活、不受教会法律约束的特权和豁免。尽管这些很能激起人们的抗议,但①它们
仅是清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