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 MB
- 2023-05-05 17:20: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从民国成立至国民革命失败(1912~1927 年)是中国近代化深入发展时期。
政治上:新制度的创建,新道路的开辟。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旧的世界被扫荡,新的制度创建起来。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取得
胜利。
经济上:三者并存,多元发展。中华民国时期,经济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
有利条件,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同时,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调整
土地政策。
思想上:三民主义在当时历史条件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反映了中国人民力求使中国由贫弱
变为富强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中国人民力图使中国快速近代化、快速融入人类世界主流文明
的迫切要求。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
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逐步中
国化,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向胜利。
第 16 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1)1915 年日本提出妄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二十一条”。
(2)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过程
(1)揭开序幕: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各校 3 000 余名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游行,高呼“外争
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
(2)迅速发展: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三
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3)初步胜利: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意义
(1)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2)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4)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5)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此中国历史翻
开了崭新的一页。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
1.条件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不断发展壮大。
(2)思想基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
(1)时间:1921 年 7 月 23 日。
(2)地点: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3)内容:确立了党的名称、性质、奋斗目标;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决定党的中心工作
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4)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的政党。
3.中共二大
(1)内容:将党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
(2)意义: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
方向。
4.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1)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为终点。
(3)影响: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三、国民革命运动
1.国共合作
(1)背景
①中共方面: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②孙中山方面:接受了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
(2)实现: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3)意义: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
2.目标:反对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
3.成果:1926 年 7 月,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所部,张作霖
势力也遭到沉重打击。
4.结果:失败
(1)标志:1927 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2)原因
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5.意义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作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整体图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考点一 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彰显的新的时代潮流...
总体特征:从民国成立至国民革命失败(1912~1927 年)是中国近代化深入发展时期。
政治上:新制度的创建,新道路的开辟。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旧的世界被扫荡,新的制度创建起来。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取得
胜利。
经济上:三者并存,多元发展。中华民国时期,经济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
有利条件,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同时,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调整
土地政策。
思想上:三民主义在当时历史条件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反映了中国人民力求使中国由贫弱
变为富强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中国人民力图使中国快速近代化、快速融入人类世界主流文明
的迫切要求。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
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逐步中
国化,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向胜利。
第 16 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1)1915 年日本提出妄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二十一条”。
(2)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过程
(1)揭开序幕: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各校 3 000 余名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游行,高呼“外争
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
(2)迅速发展: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三
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3)初步胜利: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意义
(1)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2)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4)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5)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此中国历史翻
开了崭新的一页。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
1.条件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不断发展壮大。
(2)思想基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
(1)时间:1921 年 7 月 23 日。
(2)地点: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3)内容:确立了党的名称、性质、奋斗目标;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决定党的中心工作
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4)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的政党。
3.中共二大
(1)内容:将党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
(2)意义: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
方向。
4.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1)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为终点。
(3)影响: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三、国民革命运动
1.国共合作
(1)背景
①中共方面: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②孙中山方面:接受了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
(2)实现: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3)意义: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
2.目标:反对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
3.成果:1926 年 7 月,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所部,张作霖
势力也遭到沉重打击。
4.结果:失败
(1)标志:1927 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2)原因
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5.意义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作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整体图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考点一 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彰显的新的时代潮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