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MB
- 2023-05-05 16:16:03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1 讲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
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考点 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
国家出现,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
度。
2.商朝
(1)政治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2)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王朝具有很浓厚的神权色彩。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目的: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2)内容
①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广建封国,以拱
卫王室。
②受封诸侯有为周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概念阐释] “封建”的含义
有两种含义:一是国家结构,指的是西欧的中世纪和中国夏商周时期分封制
的国家结构,夏商时期以中央王朝和万千方国结合的方式出现,周朝则以天子和
诸侯国的形式出现;二是社会形态,指的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
会形态,中世纪的欧洲和公元前 475 年至公元 1840 年的中国就是这种社会形态。
2.宗法制度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
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3)核心(即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大宗和小宗两个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
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5)作用
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③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轻巧识记] 宗法制的几个要点
(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四个重要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尊女
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3.礼乐制度
(1)含义: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
不可少的工具。
NO.2 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1.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
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
子”。分封出去的邦国……①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有实权。……西周政治体
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史料二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②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
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
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③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
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中国历史·先秦卷》
史料三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④诸侯先畔(通“叛”),天子拥空名于上,
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指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
之弊乎?
——张燧《千百年眼》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受封诸侯的权力 ①→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
史料二:分封制之下的关系
②→王室与诸侯间的纵向联系
③→诸侯国间的横向联系
史料三:分封制的弊端 ④→地方诸侯挑战天子的权威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
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意图: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
(2)根据史料二,分析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关系。
提示: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
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
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3)根据史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分封制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
因。
提示:趋势:逐步瓦...
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考点 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
国家出现,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
度。
2.商朝
(1)政治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2)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王朝具有很浓厚的神权色彩。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目的: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2)内容
①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广建封国,以拱
卫王室。
②受封诸侯有为周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概念阐释] “封建”的含义
有两种含义:一是国家结构,指的是西欧的中世纪和中国夏商周时期分封制
的国家结构,夏商时期以中央王朝和万千方国结合的方式出现,周朝则以天子和
诸侯国的形式出现;二是社会形态,指的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
会形态,中世纪的欧洲和公元前 475 年至公元 1840 年的中国就是这种社会形态。
2.宗法制度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
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3)核心(即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大宗和小宗两个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
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5)作用
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③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轻巧识记] 宗法制的几个要点
(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四个重要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尊女
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3.礼乐制度
(1)含义: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
不可少的工具。
NO.2 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1.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
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
子”。分封出去的邦国……①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有实权。……西周政治体
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史料二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②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
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
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③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
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中国历史·先秦卷》
史料三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④诸侯先畔(通“叛”),天子拥空名于上,
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指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
之弊乎?
——张燧《千百年眼》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受封诸侯的权力 ①→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
史料二:分封制之下的关系
②→王室与诸侯间的纵向联系
③→诸侯国间的横向联系
史料三:分封制的弊端 ④→地方诸侯挑战天子的权威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
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意图: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
(2)根据史料二,分析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关系。
提示: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
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
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3)根据史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分封制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
因。
提示:趋势:逐步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