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00 KB
- 2023-05-05 14:08: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第 4节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考试说明】
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
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情分析】
【命题规律】本讲内容多属高频考点,常考不衰。就题型上,选择题与材料题并重;
在考查的内容上,内阁、军机处均反复考查。
【命题趋势】2018年高考对本考点内容的考查仍将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为
主;但考查角度新颖多变,重点关注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从君权和相权矛盾的角度理解古代
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过程;二是从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角度综合归纳中央集权制度的发
展历程,理解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重大意义。在复习中,要善于联系现实中的民主、法制、
改革等时代热点,重视从文明史观视角,多角度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及成就。
【主干知识梳理】
1.明朝强化专制皇权
(1)废除丞相
①原因:吸取元朝、内乱频繁的教训。
②概况: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③意义: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从此被废除。
(2)设立内阁
①概况:明太祖设立,但不参与决策。正式设立内阁,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拥
有“”权,但皇帝拥有“批红”权。
②实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2.清代设立军机处
(1)背景:清朝建立后,满洲贵族组成的掌管军国大事。
(2)设立:清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立。
(3)特点:职权不断扩大,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处理机要政务,但只能。
(4)影响
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②是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轻巧识记] 图示法归纳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
【易错易混】“内阁首辅”、军机大臣≠“宰相”
宰相 内阁首辅、军机大臣
地位 法定,制度赋权
明代内阁仅仅是内侍机构;清朝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
皇帝旨意办事
职权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作用
对皇权有一定的制
约
不能制约皇权,反而强化皇权
【史论归纳】
1.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
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2.封建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造成的消极影响
中央集权过渡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
权,也难以进行有效管理。
【知识交汇】内阁与军机处的比较
比较项 内阁 军机处
朝代 明朝 清朝不
同
点
设置
原因
皇帝政务负担沉重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处理西北
军务
不
同
权限
明成祖时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明宣
宗时拥有了票拟权
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
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点
特点 皇帝的最高幕僚、内侍机构
人员简单(简);行事快捷(速);外界
干涉少(密)
相同点
由皇帝较亲近的人员组成;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都无决策权
【知识交汇】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秦朝至明清时期皇权不
断强化的措施有哪些?
【提示】 (1)秦朝:三公九卿制下三公虽分工上各有所侧重,但丞相权力相对过大。
(2)西汉:皇帝任用身边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3)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用分割相权办法来加强君权,提高行政效率。
(4)宋代:宋太祖通过分割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削弱相权,君权强化,相权衰落。
(5)元代:中书省成最高行政机构,六部归入中书省,相权重新加强。
(6)明朝: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
内阁,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7)清朝:康熙时,设置南书房,加强君权;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知识交汇】古代中国地方政治制度演变呈现怎样的特点?
【提示】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
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
割、削弱,集权于...
第 4节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考试说明】
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
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情分析】
【命题规律】本讲内容多属高频考点,常考不衰。就题型上,选择题与材料题并重;
在考查的内容上,内阁、军机处均反复考查。
【命题趋势】2018年高考对本考点内容的考查仍将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为
主;但考查角度新颖多变,重点关注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从君权和相权矛盾的角度理解古代
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过程;二是从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角度综合归纳中央集权制度的发
展历程,理解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重大意义。在复习中,要善于联系现实中的民主、法制、
改革等时代热点,重视从文明史观视角,多角度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及成就。
【主干知识梳理】
1.明朝强化专制皇权
(1)废除丞相
①原因:吸取元朝、内乱频繁的教训。
②概况: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③意义: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从此被废除。
(2)设立内阁
①概况:明太祖设立,但不参与决策。正式设立内阁,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拥
有“”权,但皇帝拥有“批红”权。
②实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2.清代设立军机处
(1)背景:清朝建立后,满洲贵族组成的掌管军国大事。
(2)设立:清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立。
(3)特点:职权不断扩大,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处理机要政务,但只能。
(4)影响
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②是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轻巧识记] 图示法归纳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
【易错易混】“内阁首辅”、军机大臣≠“宰相”
宰相 内阁首辅、军机大臣
地位 法定,制度赋权
明代内阁仅仅是内侍机构;清朝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
皇帝旨意办事
职权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作用
对皇权有一定的制
约
不能制约皇权,反而强化皇权
【史论归纳】
1.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
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2.封建王朝在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造成的消极影响
中央集权过渡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
权,也难以进行有效管理。
【知识交汇】内阁与军机处的比较
比较项 内阁 军机处
朝代 明朝 清朝不
同
点
设置
原因
皇帝政务负担沉重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处理西北
军务
不
同
权限
明成祖时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明宣
宗时拥有了票拟权
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
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点
特点 皇帝的最高幕僚、内侍机构
人员简单(简);行事快捷(速);外界
干涉少(密)
相同点
由皇帝较亲近的人员组成;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都无决策权
【知识交汇】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秦朝至明清时期皇权不
断强化的措施有哪些?
【提示】 (1)秦朝:三公九卿制下三公虽分工上各有所侧重,但丞相权力相对过大。
(2)西汉:皇帝任用身边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3)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用分割相权办法来加强君权,提高行政效率。
(4)宋代:宋太祖通过分割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削弱相权,君权强化,相权衰落。
(5)元代:中书省成最高行政机构,六部归入中书省,相权重新加强。
(6)明朝: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
内阁,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7)清朝:康熙时,设置南书房,加强君权;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知识交汇】古代中国地方政治制度演变呈现怎样的特点?
【提示】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
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
割、削弱,集权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