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1.00 KB
  • 2023-05-05 12:48:01 发布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2 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
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农业的起源
(1)发展历程: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2)地域差别: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
(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主要家畜:有猪、马、牛、羊、鸡、狗等。
2.从耒耜到曲辕犁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
(2)精耕细作:春秋战国时期,借助铁农具和牛力,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上古时代: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2)春秋战国: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兴修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4.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商周时期:千耦其耘
①原因:商周时期,农具原始。
②特点: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生产。
(2)春秋时期:小农经济产生
①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②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③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小农经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
素之一。
[图解历史] 耕作方式与经营方式的演进
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1.主要部门

(1)冶炼
①青铜: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成熟,被称为“青铜时代”。
②钢铁:春秋时期人们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2)纺织: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3)陶瓷: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
2.经营方式
(1)家庭手工业
①特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②影响:对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2)官营手工业
①概况: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②特点:产品主要是满足王室、官府和贵族的生活需要;不计成本,不入市场;资金雄厚,
规模较大,分工细密,从征役制发展到雇募制。
(3)私营手工业
①概况: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蓬勃兴起。
②特点:民间私人经营;主要产品供民间消费。
[归纳总结] 手工业经营模式的比较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用途 流通方式
官营
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大作坊 兵器和官府、贵族的生活用品
不在市
场流通
民营
手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
流通
家庭
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
分出售
三、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时期 商业概况 城市特点
商周时期
商: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周: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春秋战国 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
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
业活动受官府严格控制

考点一 精耕细作与小农经济
先秦时期的经济现象时空定位
1.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市场交换少。
(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4)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5)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2.影响小农经济成长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农具、牛耕的普及。
②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
位面积产量。
③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2)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
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②历代封建王朝后期,随着统治的腐败,每遇灾荒瘟疫,小农经济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分析下面的史料,论证“精耕细作是古代中国农业的显著特点”这一结论。
史料一 古代中国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春秋
战国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史料二 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整地、用地、改土、耕
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一一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认识。——李
群《农业科技史》
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