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8.50 KB
- 2023-05-05 12:40:01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
路的探索
[时空坐标 单元概览]
时
期
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曲折发展(1957—1976 年)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
内
容
新中国制定并实施了第
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建
立了工业化的基础,确
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
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
渡
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
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出
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
化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
等“左”倾错误,给社会主
义建设带来巨大损失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初步确立;经济
腾飞,人民生活水平
大幅提高,衣食住行
体现国际化、时尚化、
个性化的特点
主
旨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建设模式
第 20 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
折发展
考点 1|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
(对应学生用书第 158 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条件
(1)国民经济恢复:1952 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
日程。
(2)总路线的提出:1953 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社会主
义工业化的主张。
(3)借鉴苏联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
[概念阐释] 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指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
谓“过渡”是指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
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2.实施:1953 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3.成就
(1)到 1957 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2)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轻巧识记] “一五”计划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方式
(1)对农业的改造:1953 年,全国各地普遍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
年,全国掀起了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
(2)对手工业的改造:1953 年,中共中央决定推进手工业合作社运动,开
始从供销方面入手,后来改变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实现了手工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轨道。1953 年底,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 年,对资本主义工商
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3.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4.结果
(1)1956 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
本完成。
(2)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
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
[轻巧识记] 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材补遗]
1.统购统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统购”即“计划
收购”;“统销”即“计划供应”。后来,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
食用油。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
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四马分肥
四马分肥,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企业的赎买方式。1956 年以前,
国家规定私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全年盈余按以下四方面分配:国家税金
约为 30%,企业公积金余额为 10%-30%,职工福利奖金约为 5%-15%,
股东红利、董事、经理、厂长的酬金约为 25%,称“四马分肥”。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一五”计划的背景及其特点
史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
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①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
能造。
——《毛泽东选集》
史料二 ②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
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的基本建设。
——《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
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史料三 ……从 1953 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
路的探索
[时空坐标 单元概览]
时
期
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曲折发展(1957—1976 年)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
内
容
新中国制定并实施了第
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建
立了工业化的基础,确
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
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
渡
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
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出
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
化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
等“左”倾错误,给社会主
义建设带来巨大损失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初步确立;经济
腾飞,人民生活水平
大幅提高,衣食住行
体现国际化、时尚化、
个性化的特点
主
旨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建设模式
第 20 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
折发展
考点 1|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
(对应学生用书第 158 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条件
(1)国民经济恢复:1952 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
日程。
(2)总路线的提出:1953 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社会主
义工业化的主张。
(3)借鉴苏联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
[概念阐释] 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指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
谓“过渡”是指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
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2.实施:1953 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3.成就
(1)到 1957 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2)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轻巧识记] “一五”计划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方式
(1)对农业的改造:1953 年,全国各地普遍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
年,全国掀起了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高潮。
(2)对手工业的改造:1953 年,中共中央决定推进手工业合作社运动,开
始从供销方面入手,后来改变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实现了手工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轨道。1953 年底,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 年,对资本主义工商
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3.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4.结果
(1)1956 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
本完成。
(2)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
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
[轻巧识记] 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材补遗]
1.统购统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统购”即“计划
收购”;“统销”即“计划供应”。后来,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
食用油。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
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四马分肥
四马分肥,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企业的赎买方式。1956 年以前,
国家规定私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全年盈余按以下四方面分配:国家税金
约为 30%,企业公积金余额为 10%-30%,职工福利奖金约为 5%-15%,
股东红利、董事、经理、厂长的酬金约为 25%,称“四马分肥”。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一五”计划的背景及其特点
史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
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①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
能造。
——《毛泽东选集》
史料二 ②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
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的基本建设。
——《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
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史料三 ……从 1953 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