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3.00 KB
- 2023-05-05 12:32: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
文艺
[时空坐标 单元概览]
时期 先秦
汉、魏晋南北
朝
唐、宋、元 明清
思
想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
孟子、荀子继承并发
展了儒家思想,与其
他学派形成百家争
鸣的局面
汉武帝采纳董
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使
儒家思想确立
了在中国传统
文化中的主流
地位
儒学吸收佛道
思想,发展为
理学,更加理
论化和思辨化,
使儒学进入了
一个崭新的阶
段
思想家批判发
展儒家思想,
使中国传统文
化重新焕发生
机
内
容
科
技
文
艺
科技:战国的“司南”
文学:春秋的《诗
经》、战国的《离骚》
等;
绘画:战国的帛画
科技:在造纸
术、数学、天
文学和医学等
方面取得辉煌
成就;
文学:汉代的
科技:隋唐时
期发明火药和
雕版印刷术,
宋元时期火药
广泛用于军事,
活字印刷术、
科技:明清时
期古代科技进
入总结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
的发展,书法、
绘画、小说等
汉赋;
艺术:魏晋时
期书法和绘画
成为自觉的艺
术
指南针的发明;
文学:唐诗、
宋词、元曲的
繁荣;
艺术:隋唐书
法全面辉煌,
宋代文人画发
展
成就突出,体
现了市民阶层
的文化需要
主旨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也
不断地吸收新内容,兼容并蓄,不断演变,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文学辉煌灿烂,书法、绘画、戏曲异彩纷呈
第 23 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考点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对应学生用书第 191 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孔子与老子
1.孔子
(1)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
(2)主要思想
①思想核心:“仁”和“礼”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要实现“爱人”,必
须遵循“忠恕”之道。
②政治主张: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
治。
③天命观念: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④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当仁不让
于师”。
(3)深远影响: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
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轻巧识记] 孔子的思想体系
2.老子
(1)历史地位: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哲学思想
①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②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3)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4)历史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
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原因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活跃和受到重用。
(4)思想文化上:私学出现,形成一些思想流派。
[概念阐释]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中“百家”意指其多,在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
法家、兵家等;“争鸣”意指各学派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发表自
己的看法。
2.表现
学派 代表 思想主张 影响
孟子
①提出“仁政”学说,主张“民
贵君轻”
②主张人性本善说
③强调先义后利
《孟子》成为经典,他被尊为
“亚圣”
儒家
荀子
①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提出
“制天命而用之”
②主张“性恶论”
③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倡
“尚力”;主张“节用”、“节
葬”
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
业者的利益,当时为显学,战国
后衰落
道家 庄子
提出“齐物”“逍遥”;认为天
与人“不相胜”
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
法家 韩非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主张
变法革新
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
权政治体制的需要,西汉后与儒
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
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兵家 孙膑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重视
人的作用
其军事思想影响深远
3. 影响
(1)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
文艺
[时空坐标 单元概览]
时期 先秦
汉、魏晋南北
朝
唐、宋、元 明清
思
想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
孟子、荀子继承并发
展了儒家思想,与其
他学派形成百家争
鸣的局面
汉武帝采纳董
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使
儒家思想确立
了在中国传统
文化中的主流
地位
儒学吸收佛道
思想,发展为
理学,更加理
论化和思辨化,
使儒学进入了
一个崭新的阶
段
思想家批判发
展儒家思想,
使中国传统文
化重新焕发生
机
内
容
科
技
文
艺
科技:战国的“司南”
文学:春秋的《诗
经》、战国的《离骚》
等;
绘画:战国的帛画
科技:在造纸
术、数学、天
文学和医学等
方面取得辉煌
成就;
文学:汉代的
科技:隋唐时
期发明火药和
雕版印刷术,
宋元时期火药
广泛用于军事,
活字印刷术、
科技:明清时
期古代科技进
入总结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
的发展,书法、
绘画、小说等
汉赋;
艺术:魏晋时
期书法和绘画
成为自觉的艺
术
指南针的发明;
文学:唐诗、
宋词、元曲的
繁荣;
艺术:隋唐书
法全面辉煌,
宋代文人画发
展
成就突出,体
现了市民阶层
的文化需要
主旨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也
不断地吸收新内容,兼容并蓄,不断演变,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文学辉煌灿烂,书法、绘画、戏曲异彩纷呈
第 23 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考点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对应学生用书第 191 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孔子与老子
1.孔子
(1)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
(2)主要思想
①思想核心:“仁”和“礼”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要实现“爱人”,必
须遵循“忠恕”之道。
②政治主张: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
治。
③天命观念: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④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当仁不让
于师”。
(3)深远影响: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
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轻巧识记] 孔子的思想体系
2.老子
(1)历史地位: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哲学思想
①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②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3)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4)历史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
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原因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活跃和受到重用。
(4)思想文化上:私学出现,形成一些思想流派。
[概念阐释]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中“百家”意指其多,在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
法家、兵家等;“争鸣”意指各学派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发表自
己的看法。
2.表现
学派 代表 思想主张 影响
孟子
①提出“仁政”学说,主张“民
贵君轻”
②主张人性本善说
③强调先义后利
《孟子》成为经典,他被尊为
“亚圣”
儒家
荀子
①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提出
“制天命而用之”
②主张“性恶论”
③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倡
“尚力”;主张“节用”、“节
葬”
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
业者的利益,当时为显学,战国
后衰落
道家 庄子
提出“齐物”“逍遥”;认为天
与人“不相胜”
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
法家 韩非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主张
变法革新
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
权政治体制的需要,西汉后与儒
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
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兵家 孙膑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重视
人的作用
其军事思想影响深远
3. 影响
(1)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