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3.00 KB
  • 2023-05-05 12:08:02 发布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9 讲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考点 1|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开国大典
1.筹备
1949 年 9 月 21 日,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讨
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文件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成立
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3.特点
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的组成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
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4.意义
(1)政治: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
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开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
(2)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目的
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2.颁布
195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3.内容
(1)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
(2)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3)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
中。
4.特点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
5.性质
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意义
(1)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2)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
(3)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
基础。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确立
1954 年 9 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
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
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易混辨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区别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形成基础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2.组织形式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
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3.指导思想
1956 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得到了各民主党
派及民主人士的拥护。
4.历史意义
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基本内容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
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法律依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1954 年宪法作了更明确的
规定。
3.实施情况
成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大省级自治区,建立了 100 余个
自治州、自治县(旗)。
4.历史意义
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做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易混辨析]       三大政治制度的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基本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基本的政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石。
六、“文化大革命”
1.原因
(1)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推波助澜。
(3)民主法制不健全,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2.危害
(1)在全国性无政府状态下,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2)全国各级党政机关被夺权,出现一元化权力机关——革命委员会,社会
秩序极端混乱。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了破坏;法律形同虚
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4)各级党组织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
行。
七、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2.成就
(1)首要环节:平反“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冤假错案。
(2)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