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50 KB
- 2023-05-05 11:36:06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4 课 辛亥革命
【考试说明】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
的历史意义。
【考情分析】
【命题规律】本讲内容全国卷高考考查频率比较高,特别是辛亥革命,几乎每年都考,
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重点考查辛亥革命。
【命题趋势】今后高考仍以选择题为主,主观大题的备考以宏观线索为主;具体内容
上,辛亥革命的史实应该注意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同类现象比较,
如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比较、武昌起义与光荣革命比较、《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比
较等。
【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革命背景
1.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2.清政府试图通过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二、酝酿准备
1.组织方面
①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成立等革命团体。
②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东京成立。
2.思想方面:革命派与展开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思想。
3.军事方面:革命党人发动了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4.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爆发
(1)概况
①年 10月 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取得胜利。
②成立,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③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2)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四、辛亥革命的高潮
(1)民国的建立:1912年 1月 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成立,并以五色旗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时间:1912年 3月。
②内容: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规定了国民的基本权利;规定
了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③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3)帝制终结:1912年 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覆灭。
(4)革命失败:1912年 3月,袁世凯在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五、历史意义
(1)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革命。
(2)推翻了中国 2 000多年来的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使观念深入人心。
【轻巧记忆】数字法归纳辛亥革命
(1)一个纲领:三民主义。
(2)两个组织:兴中会和同盟会。
(3)三大斗争:与改良派论战;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4)四大成果:推翻清政府;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易混辨析】关于辛亥革命的三个易混点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家政体采用的是责任内阁制,
而不是总统制。
(2)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
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 2 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
的不是中国的封建制度,但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经济基础仍然是封建小农
经济,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封建制制度被推翻是在 1952 年土地
改革完成之后。
【史论归纳】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社会巨变产生的影响
内容 影响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家国一体的观念
国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 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否定了传统的臣民观念
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现代民
主政体
否定了“人治”观念;体现了资产阶级希望通过
法律形式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
愿望
(二)判断辛亥革命成败的标准
(1)衡量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基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
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辛亥革命,我们可以说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
(2)历史事件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只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辩证地看待,才能
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辛亥革命成败一览表
目标 结果
直接
目标
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
专政的共和国,挽救民族危
亡
直接
结果
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根本
目标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废除封
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
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
发展开辟道路
最终
结果
胜利果实...
【考试说明】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
的历史意义。
【考情分析】
【命题规律】本讲内容全国卷高考考查频率比较高,特别是辛亥革命,几乎每年都考,
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重点考查辛亥革命。
【命题趋势】今后高考仍以选择题为主,主观大题的备考以宏观线索为主;具体内容
上,辛亥革命的史实应该注意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同类现象比较,
如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比较、武昌起义与光荣革命比较、《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比
较等。
【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革命背景
1.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2.清政府试图通过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二、酝酿准备
1.组织方面
①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成立等革命团体。
②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东京成立。
2.思想方面:革命派与展开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思想。
3.军事方面:革命党人发动了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4.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爆发
(1)概况
①年 10月 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取得胜利。
②成立,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③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2)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四、辛亥革命的高潮
(1)民国的建立:1912年 1月 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成立,并以五色旗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时间:1912年 3月。
②内容: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规定了国民的基本权利;规定
了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③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3)帝制终结:1912年 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覆灭。
(4)革命失败:1912年 3月,袁世凯在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五、历史意义
(1)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革命。
(2)推翻了中国 2 000多年来的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使观念深入人心。
【轻巧记忆】数字法归纳辛亥革命
(1)一个纲领:三民主义。
(2)两个组织:兴中会和同盟会。
(3)三大斗争:与改良派论战;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
(4)四大成果:推翻清政府;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易混辨析】关于辛亥革命的三个易混点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家政体采用的是责任内阁制,
而不是总统制。
(2)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
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 2 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
的不是中国的封建制度,但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经济基础仍然是封建小农
经济,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封建制制度被推翻是在 1952 年土地
改革完成之后。
【史论归纳】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社会巨变产生的影响
内容 影响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家国一体的观念
国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 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否定了传统的臣民观念
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现代民
主政体
否定了“人治”观念;体现了资产阶级希望通过
法律形式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
愿望
(二)判断辛亥革命成败的标准
(1)衡量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基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
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辛亥革命,我们可以说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
(2)历史事件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只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辩证地看待,才能
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辛亥革命成败一览表
目标 结果
直接
目标
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
专政的共和国,挽救民族危
亡
直接
结果
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根本
目标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废除封
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
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
发展开辟道路
最终
结果
胜利果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