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0 KB
  • 2023-05-05 11:32:01 发布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3节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学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2 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考试说明】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
约》。
【考情分析】
【命题规律】本讲内容高考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全国卷高考近5年常有涉及,主要
围绕战争发生的原因和不平等条约内容的内容、影响及反映的时代特征为命题切入口。
【命题趋势】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可能性较大。从考查内容看,《南京条约》《马关
条约》《辛丑条约》依然值得关注,以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的视野来分析列强对中国的侵
略也比较重要,中日关系一直是社会热点,相关史实要继续关注,多角度分析。
【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中日甲午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以后,日本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
胀。
(2)直接原因:1890 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3)导火线:朝鲜爆发起义,日本借机大举派兵入朝。
2.过程
丰岛海战 日本舰队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平壤战役 清军失败,退回国内
黄海战役 中方损失略大,但主力尚存,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
辽东战役 日本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威海卫战役 日本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结果:1895 年签署《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
日本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日本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免收内地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阻碍了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
①清政府的“大国形象”扫地,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洋务运动破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
国的野心,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三国“干涉还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
幕;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开始军事改革(编练新军);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知识
界和各阶层民众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
鼓励创办实业)。
(2)对日本的影响:日本的国际地位如日中天;占领台湾,获得 2.3 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
其资本主义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发展起来,日本很快挤进帝国主义强国的行列。
(3)对朝鲜的影响:清政府战败后,日本将清政府的势力排挤出朝鲜,加强了对朝鲜的
控制,并逐渐将朝鲜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4)对远东政局的影响:日本的崛起改变了远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形
成了英、俄、日争夺中国的新格局。
[易混辨析]       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
(1)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
品。鸦片战争以后,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主要是商品输出。
(2)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
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
对华主要是资本输出。
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
(1)原因:19 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人民群众的斗争迅速发展。
(2)活动:提出“”口号,势力遍及京津地区;阻击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进攻北京东交
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3)结果:慈禧太后发布“剿匪谕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4)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
上推动了的改革运动。
[概念阐释]       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
“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灭洋”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但是义和团运动仇视一切外来事物,具有盲目排外性,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扶清”反映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他们对清政
府缺乏正确的认识。
2.八国联军侵华
(1)根本原因:列强企图,变中国为殖民地。

(2)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
(3)经过: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进犯北京,攻陷北京。
(4)结果:1901 年 9 月,八国联军胁迫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