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75 KB
  • 2023-05-05 10:28:02 发布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9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学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专题四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危机——
明清时期(1840 年前)
明清时期(1368年至 1840年鸦片战争前)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日趋巩
固;二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古老的中华文明呈现出繁荣与危机并存的特征。
政治
统一多民族国家日趋巩固;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实行厂卫制度,采
取八股取士;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同时暴露了封建制度的
腐朽性,说明了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经济
农业、手工业发展均超过了前代水平;区域间长途贩运和商帮的发展凸显了商品经济的空
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明朝中后期萌芽,并在清代有了缓慢发展;但“海禁”和“闭
关锁国”政策使中外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影响了古
老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思想
文化
明清文化具有承古萌新的时代特征。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体现了儒学思想的活跃;建
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一大批科技巨著,但总体而言已开
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文学艺术具有高度的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教育、科举和文化
政策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色彩
1.封建社会晚期,社会承古萌新是当时的时空特征。
2.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可知,明清时期的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在对当时中西方社会转型的学习中增强时空转换与对比的能力。
4.客观认识当时中西方社会的变化,基于史实培养历史解释的能力。
5.通过对《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学习,树立文化自信。
6.明清时期“经世致用”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情怀。
第 9 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
  明清时期的政治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3)康熙帝(△选修 4)
考点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
1.废丞相
(1)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① 六部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设内阁
(1)原因:朱元璋废丞相职位,政务集中于皇帝一身。
(2)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3)特点:皇帝为② 加强专制 而建立的政治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4)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并不能对君主起制约作用。
误区警示 1.内阁的设立和丞相制度的废除并非在同一时间。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丞
相,后为了减轻政务负担,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及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至明成祖时期才正
式设立内阁。
2.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区别:明朝的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封建皇权专制
的产物;英国内阁是国家的重要权力机构和政府部门,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3.颁布《大明律》
(1)特征:严惩直接危害封建君主统治的行为;增加经济立法内容;严惩贪赃枉法。
(2)原因: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
4.地方行政制度
朱元璋认为行省制度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碍于皇权的集中,废行中书省,设立布政
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三者合为三司,原来行省的权力一分为
三,三者各司其责,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各自直属中央。
   教材补遗 明代的宦官专权

洪武初年,朱元璋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干预政事,对宦官控制很严。朱棣因夺帝位
曾得助于宦官,故视他们为亲信。宦官开始取得出使、专征、分镇等大权,为后来的宦官专权提
供了条件。
二、清朝
1.设立军机处
(1)背景
a.清初,依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b.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c.康熙帝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
(2)设立
a.目的:适应办理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b.设立:③ 雍正 年间,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3)特点
a.军机大臣均由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b.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
c.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4)影响:使④ 君主专制 制度发展到顶峰,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图解历史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