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3.50 KB
  • 2023-05-05 09:56:02 发布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4部分第11单元第31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31 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
经济改革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黄金时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
张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滞胀”时期
20 世纪 70 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3.调整时期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
[教材拓展]__“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政
府纷纷寻找医治这一新疾病的药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
1979 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担任英国首相,率先采纳了货币学派的主张。1981 年,
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则以供应学派为依据,确立了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由
于两人的经济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国的经济危机,并有一套理论体系
支撑,因此经济学家们分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实际上,
“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有许多相同之处:二者都提倡“自由放任”,
强调市场调节的作用,反对国家干预;二者都实行有利于富人的减税政策,因
此都曾被攻击为“劫贫济富”;二者都大力增加军费开支,用加大政府消费来缓
解危机。
二、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

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
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
保障其经济安全。
3.历程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20 世纪 70 年代后受挫但是继续发展;20 世
纪 80 年代以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评价
(1)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对社会稳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
多样化。
2.表现
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3.作用
(1)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2)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四、“新经济”的出现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展新兴产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
动。
2.形成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出现了长达 10 年的持续增长,“新经济”
由此问世。
3.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
经济增长模式。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探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一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
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
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
——何正斌《经济学 300 年》
史料二 1973 年危机以后,如果继续按照凯恩斯的办法去扩大社会需求,
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
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
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
新的经济危机。面对这种病症,凯恩斯主义一筹莫展。
——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
[思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这一理论的实践。
(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 20 世纪 70 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的“病症”
和各国政府的解决办法。
[解读] (1)史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说明凯
恩斯认为政府需要通过干预经济的方式去纠正自由主义的弱点,以实现经济的
最大发展。

(2)史料二反映出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
这表明凯恩斯主义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重新调整。
[试答] (1)定位:政府用经济办法调节有效需求,刺激消费,即国家对经济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