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7.00 KB
  • 2023-05-05 06:32:03 发布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1部分第4单元第9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活跃与文化承古萌新学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9 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活跃与文化承古
萌新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思想主张
(1)针对正统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
伦物理”的主张。
(2)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3)主张“真心”的诗文写作风格,反对摹古文风。
2.代表作
李贽著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多部著作。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思想主张
(1)敢于批判君主专制。
(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他认为,君与臣就像是一起抬木头的人,他们应是
平等的。
(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
之法”。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2.影响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一样,是明末清初时期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非常注重实学,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2.顾炎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进
行了深刻揭露,并提出独到的见解。
3.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4.梁启超把顾炎武的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末清初时期的“经世致用”
(1)“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
生的实事。
(2)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
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
新学风。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政治思想
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
法。
2.哲学思想
在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
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3.评价
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其哲学思
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思想主张
对君主专制进行大胆的揭露和批判,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
贼”,仍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贤明君主身上。
2.评价
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仍然
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探究 1 儒学的批判与发展——明清之际进步思想
史料一 根据《明神宗实录》记载,当时的苏州呈现出这样的境况:“机
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至武宗正德末、世宗嘉靖初“则稍异矣,出贾既多,土田不重,操赀交捷,
起落不常。”至嘉靖末隆庆初,“末富居多,本富居少,富者愈富,贫者愈
贫。”到万历时“则迥异矣,富者百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金令司天,钱
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
——《中国古代史》
史料二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
政之大端一切不同,而日一贯,日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
学。
——《日知录》
[思考] 概括上述史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说明其与明清之际儒家思想之
间的关系。
[解读] (1)史料一反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贫富分化及社会风气的变
化。“出贾既多,土田不重”体现当时有些人弃农经商,“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体现了贫富分化,“贪婪罔极,骨肉相残”体现了社会风气败坏。
(2)史料二反映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针对当时社会风气败坏、学风严重脱
离社会实际,提出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等主张。
[试答] 现象:商品经济发展到新的水平(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农业人口
“弃本逐末”(或弃农经商);贫富分化;社会风气败坏;学风严重脱离社会实际。
关系:面对明末清初时期的大变局,思想家们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
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研究有关

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
特点 表现
反传统、反教条
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
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
维护名教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