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1.50 KB
- 2023-05-05 05:56: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2 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先秦思想文化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1.春秋时期的大变革
(1)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2)春秋争霸: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争霸
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1)国君公室的衰微:国君称“王”,卿大夫强宗崛起,并夺位政变。
(2)变法运动的兴起: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
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民族融合不断;井田制日益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宗法制、分封制趋
于崩溃,大国兼并小国,奴隶社会日益瓦解,封建社会逐渐确立,中国历史进
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早期儒学
(1)孔子
①主张:政治上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德治;注重政治与人
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上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
全面发展。
②地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诗》《书》《礼》《乐》《易》《春秋》
是儒学的“六经”。
(2)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
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
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强调“天行有常”,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
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其他学派
学派
代表
人物
主要思想内容 影响
老子
“道”是世界的本源;朴素的辩证
法思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
社会
道家
庄子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老庄崇尚自然,其主张有
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
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
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家
韩非
子
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
“法”“术”“势”合一,将法家
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
则备变”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
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
一全国,都起了重大作用;
汉代以来,其法治思想被
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
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墨家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
贤”“尚同”“非乐”“非
命”“节葬”“节用”
汉代以后逐渐湮没
[教材拓展]__儒家学派的历史观
(1)“春秋笔法”:儒家思想只重视政治变迁而忽略社会经济基础。这就导
致了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封建王朝治乱兴衰的真正原因——经济运行。
(2)厚古薄今:孔子主张“厚古薄今”,他要求人们效法夏商周的奴隶制“法
先王”,要人们“克己”以恢复夏商周三代的“礼”。
(3)道德理想主义: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
以“内圣外王”为君主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虽然严重脱离了社会实际,无法
实现。但是,它却为一代代儒家知识分子提供了批判现实的精神力量,使中国
古代君主制带有“开明”的色彩。
三、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夏朝 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战国
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2.汉字
(1)起源: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成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绘画
(1)分类:以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在
表现技法上,分为工笔与写意。
(2)成就
①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②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4.文学
地位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内容
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
分
特点
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现实
感强
《诗经》
影响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
经典
创始者 屈原
特点
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
达情感
楚辞
代表作 充满浪漫主义风格的《离骚》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先秦思想文化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1.春秋时期的大变革
(1)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2)春秋争霸: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争霸
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1)国君公室的衰微:国君称“王”,卿大夫强宗崛起,并夺位政变。
(2)变法运动的兴起: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
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民族融合不断;井田制日益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宗法制、分封制趋
于崩溃,大国兼并小国,奴隶社会日益瓦解,封建社会逐渐确立,中国历史进
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早期儒学
(1)孔子
①主张:政治上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德治;注重政治与人
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上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
全面发展。
②地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诗》《书》《礼》《乐》《易》《春秋》
是儒学的“六经”。
(2)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
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
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强调“天行有常”,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
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其他学派
学派
代表
人物
主要思想内容 影响
老子
“道”是世界的本源;朴素的辩证
法思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
社会
道家
庄子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老庄崇尚自然,其主张有
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
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
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家
韩非
子
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
“法”“术”“势”合一,将法家
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
则备变”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
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
一全国,都起了重大作用;
汉代以来,其法治思想被
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
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墨家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
贤”“尚同”“非乐”“非
命”“节葬”“节用”
汉代以后逐渐湮没
[教材拓展]__儒家学派的历史观
(1)“春秋笔法”:儒家思想只重视政治变迁而忽略社会经济基础。这就导
致了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封建王朝治乱兴衰的真正原因——经济运行。
(2)厚古薄今:孔子主张“厚古薄今”,他要求人们效法夏商周的奴隶制“法
先王”,要人们“克己”以恢复夏商周三代的“礼”。
(3)道德理想主义: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
以“内圣外王”为君主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虽然严重脱离了社会实际,无法
实现。但是,它却为一代代儒家知识分子提供了批判现实的精神力量,使中国
古代君主制带有“开明”的色彩。
三、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夏朝 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战国
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2.汉字
(1)起源: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成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绘画
(1)分类:以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在
表现技法上,分为工笔与写意。
(2)成就
①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②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4.文学
地位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内容
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
分
特点
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现实
感强
《诗经》
影响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
经典
创始者 屈原
特点
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
达情感
楚辞
代表作 充满浪漫主义风格的《离骚》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