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8.50 KB
- 2023-05-05 05:44: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知识纵横贯通
一 丝绸之路
1.定义:丝绸之路是指始于汉朝,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
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
海上丝绸之路。
2.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
汉首都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印度、西亚和欧洲诸国。它的最初作
用是运输中国古代生产的丝绸。
3.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
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
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
海上航线。
[对点训练] 1.19 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古代西域与希腊、
罗马相连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
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等。这些从
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 )
A.交通十分发达
B.商业贸易繁荣
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
答案 C
解析 “丝绸之路”“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等称呼反映出
这条交通路线的发达、商业贸易的繁荣,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的通道,“佛教之
路”的称呼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成为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通道,故 A、B 两项
概括不够全面,C 项正确。丝绸一直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商品,D 项不符合史实,
故排除。
二 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汉代儒学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等理论,神
化皇权,强调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2)汉代儒学吸收了刑名之学的思想,认识到礼乐刑政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主张将仁政与法政结合起来,以德为主,以刑为辅。
(3)先秦儒学致力于理想化的政治秩序而批判暴政;汉代儒学承认现实皇权
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的合理性,维护现实统治。
(4)先秦儒学属于显学,但未受统治者重视;汉代儒学独尊,成为封建社会
的正统思想。
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政”“民本”并未被新儒学实质性继
承;汉代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因此被历代统治者
所推崇,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对点训练] 2.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天生就善的“圣人之性”、有善质而未
能善的“中民之性”、生来就恶并只能采用刑罚手段处置的“斗筲之性”。其区分
人性的目的是为了论证( )
A.刑罚在对万民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
B.君主权威至上的重要作用
C.加强君权施行王道教化的合理性
D.后天教育可以促进人性向善
答案 C
解析 董仲舒按照人性对人进行区分,是为了论证君王教化的合理性,以此
来强化统治,故 C 项正确。A 项“决定性”说法太过绝对,故排除;材料强调
的是教化,而非权威,排除 B 项;根据“生来就恶并只能采用刑罚手段处置”
可排除 D 项。
三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1)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另外打击
豪强地主势力,将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视;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
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2)改革官制,加强皇权: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相权;建立侍从军和禁
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2.经济上: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盐铁专卖、“算缗”“告
缗”等经济政策,打击私营工商业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
3.文化上:(1)独尊儒术,文化专制: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五
行及法家某些思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逐步确立儒学在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兴办太学:扩大儒学教育。
[对点训练] 3.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赋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
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部分运往京
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
( )
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
一 丝绸之路
1.定义:丝绸之路是指始于汉朝,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
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
海上丝绸之路。
2.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
汉首都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印度、西亚和欧洲诸国。它的最初作
用是运输中国古代生产的丝绸。
3.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
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
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
海上航线。
[对点训练] 1.19 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古代西域与希腊、
罗马相连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
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等。这些从
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 )
A.交通十分发达
B.商业贸易繁荣
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
答案 C
解析 “丝绸之路”“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等称呼反映出
这条交通路线的发达、商业贸易的繁荣,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的通道,“佛教之
路”的称呼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成为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通道,故 A、B 两项
概括不够全面,C 项正确。丝绸一直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商品,D 项不符合史实,
故排除。
二 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汉代儒学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等理论,神
化皇权,强调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2)汉代儒学吸收了刑名之学的思想,认识到礼乐刑政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主张将仁政与法政结合起来,以德为主,以刑为辅。
(3)先秦儒学致力于理想化的政治秩序而批判暴政;汉代儒学承认现实皇权
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的合理性,维护现实统治。
(4)先秦儒学属于显学,但未受统治者重视;汉代儒学独尊,成为封建社会
的正统思想。
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政”“民本”并未被新儒学实质性继
承;汉代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因此被历代统治者
所推崇,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对点训练] 2.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天生就善的“圣人之性”、有善质而未
能善的“中民之性”、生来就恶并只能采用刑罚手段处置的“斗筲之性”。其区分
人性的目的是为了论证( )
A.刑罚在对万民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
B.君主权威至上的重要作用
C.加强君权施行王道教化的合理性
D.后天教育可以促进人性向善
答案 C
解析 董仲舒按照人性对人进行区分,是为了论证君王教化的合理性,以此
来强化统治,故 C 项正确。A 项“决定性”说法太过绝对,故排除;材料强调
的是教化,而非权威,排除 B 项;根据“生来就恶并只能采用刑罚手段处置”
可排除 D 项。
三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1)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另外打击
豪强地主势力,将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视;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
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2)改革官制,加强皇权: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相权;建立侍从军和禁
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2.经济上: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盐铁专卖、“算缗”“告
缗”等经济政策,打击私营工商业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
3.文化上:(1)独尊儒术,文化专制: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五
行及法家某些思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逐步确立儒学在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兴办太学:扩大儒学教育。
[对点训练] 3.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赋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
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部分运往京
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
( )
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