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4.50 KB
- 2023-05-05 04:52: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49 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1.背景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隐含矛盾的发展。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催化”作用。
(4)局部反法西斯力量未能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5)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2.过程
战场 扩大 转折 反攻
西欧 荷兰、比利时、法国先后投降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北非 英军与德、意军队展开拉锯战 阿拉曼战役
美、英联军在西北非
登陆
东欧
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突袭苏联
莫斯科战役、斯大
林格勒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
太平洋战
场
日军空袭珍珠港 中途岛海战 瓜岛战役
3.影响
(1)为基本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使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2)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局势。
(3)客观上推动和诱导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唤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自由等问题的重视和反思。
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1.美苏冷战
(1)形成原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等大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确定了战后世界格局,
即雅尔塔体系。
②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上的,具有大国强权和霸权主义色彩,为美苏
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和军事实力超群,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世界强国。
④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使其全球战略矛盾对立。
(2)主要表现
①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组织。
②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组建华约组织。
(3)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间进行了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在双方争夺的
重点地区未见热战,但局部战争并未避免。
2.美苏争霸
特点 表面上短暂“和解”,实际上剑拔弩张
事件
1959 年 9 月戴维营会谈;第二次柏林危机;1962 年古巴
导弹危机
20 世纪 50 年代中
期至 20 世纪 60 年
代初
结局 重点在欧洲;美国处于攻势
特点 双方以“缓和”为主,也有对抗
事件
1972 年尼克松访苏(缓和的高潮)和 1975 年“欧安会”的
召开;1979 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20 世纪 60 年代至
20 世纪 70 年代
结局 长期缓和;苏联处于攻势
特点 美苏的第二次“缓和”时期;苏联开始转攻为守
事件
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理论;1987 年美苏签署“中
导条约”
20 世纪 80 年代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
结局
1989 年东欧剧变;1991 年 12 月苏联正式解体;冷战结
束
3.联合国
(1)成立:1945 年 10 月 24 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
(2)成就: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从历史解释角度比较两次世界大战
1.相同点
(1)根源: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起的。
(2)影响:都导致西欧国家的衰落,都壮大了美国实力,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都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发展。
2.不同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形式
战前双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战争很快全
先经历局部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大
国的绥靖纵容和法西斯不断扩大侵
面爆发 略,终于演变为世界战争
责任 战争责任由交战双方共同承担
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挑起战争,
责任由其承担
对战败国的处
理
战胜国把战争责任推到以德国为首
的战败国身上,对战败国进行掠夺
性的惩罚,未追究战争中的个人责
任
处理战败国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
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实行非军事化,
在战败国建立民主体制,追究个人
责任和审判战犯
性质 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二、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1.人类社会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苏争霸是世界不安宁的根源,美苏
争霸的历史教训沉痛,世界人民必须永远坚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是损人又害己。美苏争霸,进行军备竞赛,投入巨额军费
开支,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苏联经济形势的恶化是其解体的...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1.背景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隐含矛盾的发展。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催化”作用。
(4)局部反法西斯力量未能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5)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2.过程
战场 扩大 转折 反攻
西欧 荷兰、比利时、法国先后投降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北非 英军与德、意军队展开拉锯战 阿拉曼战役
美、英联军在西北非
登陆
东欧
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突袭苏联
莫斯科战役、斯大
林格勒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
太平洋战
场
日军空袭珍珠港 中途岛海战 瓜岛战役
3.影响
(1)为基本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使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2)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局势。
(3)客观上推动和诱导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唤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自由等问题的重视和反思。
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1.美苏冷战
(1)形成原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等大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确定了战后世界格局,
即雅尔塔体系。
②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上的,具有大国强权和霸权主义色彩,为美苏
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和军事实力超群,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世界强国。
④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使其全球战略矛盾对立。
(2)主要表现
①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组织。
②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组建华约组织。
(3)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间进行了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在双方争夺的
重点地区未见热战,但局部战争并未避免。
2.美苏争霸
特点 表面上短暂“和解”,实际上剑拔弩张
事件
1959 年 9 月戴维营会谈;第二次柏林危机;1962 年古巴
导弹危机
20 世纪 50 年代中
期至 20 世纪 60 年
代初
结局 重点在欧洲;美国处于攻势
特点 双方以“缓和”为主,也有对抗
事件
1972 年尼克松访苏(缓和的高潮)和 1975 年“欧安会”的
召开;1979 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20 世纪 60 年代至
20 世纪 70 年代
结局 长期缓和;苏联处于攻势
特点 美苏的第二次“缓和”时期;苏联开始转攻为守
事件
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理论;1987 年美苏签署“中
导条约”
20 世纪 80 年代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
结局
1989 年东欧剧变;1991 年 12 月苏联正式解体;冷战结
束
3.联合国
(1)成立:1945 年 10 月 24 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
(2)成就: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从历史解释角度比较两次世界大战
1.相同点
(1)根源: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起的。
(2)影响:都导致西欧国家的衰落,都壮大了美国实力,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都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发展。
2.不同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形式
战前双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战争很快全
先经历局部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大
国的绥靖纵容和法西斯不断扩大侵
面爆发 略,终于演变为世界战争
责任 战争责任由交战双方共同承担
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挑起战争,
责任由其承担
对战败国的处
理
战胜国把战争责任推到以德国为首
的战败国身上,对战败国进行掠夺
性的惩罚,未追究战争中的个人责
任
处理战败国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
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实行非军事化,
在战败国建立民主体制,追究个人
责任和审判战犯
性质 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二、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1.人类社会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苏争霸是世界不安宁的根源,美苏
争霸的历史教训沉痛,世界人民必须永远坚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是损人又害己。美苏争霸,进行军备竞赛,投入巨额军费
开支,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苏联经济形势的恶化是其解体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