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1 MB
- 2023-05-05 04:08:01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10 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国际形势
(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
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两种建交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
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
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
——任晓伟
核心论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采取的建交方式受“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一
边倒”政策侧重于意识形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4.成就
(1)苏联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次日,第一个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2)1950 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提出: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
利”)、和平共处。
(3)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表明中国外交的成熟。
(二)走向国际舞台
1.日内瓦会议(195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2.万隆会议(1955 年)
(1)成果: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2)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联系,形成了“万隆精神”。
二、外交突破和新时期外交
(一)外交关系的突破
1.重返联合国
(1)背景
①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蒋介石集团占据。
②广大的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及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中国拒绝。
(2)过程: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位。
(3)意义
①既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也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是双方的共同需求。
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的需要,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②中国: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
(2)历程
①1971 年 4 月,“乒乓外交”活动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②1971 年 7 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③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
常化。
④1978 年 12 月,双方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⑤1979 年,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 年 9 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
《中日联合声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二)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外交政策的调整
(1)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2)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3)独立自主、不结盟。
(4)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活跃的多边外交
(1)2000 年 9 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中国促成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
3.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2001 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2001 年 6 月,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概念阐释】 “求同存异”方针
(1)“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
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2)“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
【图解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与我国
建交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
信息提取:图示反映出与中国建交的大多数是东欧和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西欧国
家,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意识形...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国际形势
(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
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两种建交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
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
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
——任晓伟
核心论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采取的建交方式受“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一
边倒”政策侧重于意识形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4.成就
(1)苏联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次日,第一个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2)1950 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提出: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
利”)、和平共处。
(3)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表明中国外交的成熟。
(二)走向国际舞台
1.日内瓦会议(195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2.万隆会议(1955 年)
(1)成果: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2)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联系,形成了“万隆精神”。
二、外交突破和新时期外交
(一)外交关系的突破
1.重返联合国
(1)背景
①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蒋介石集团占据。
②广大的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及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中国拒绝。
(2)过程: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
位。
(3)意义
①既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也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是双方的共同需求。
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的需要,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②中国: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
(2)历程
①1971 年 4 月,“乒乓外交”活动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②1971 年 7 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③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
常化。
④1978 年 12 月,双方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⑤1979 年,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 年 9 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
《中日联合声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二)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外交政策的调整
(1)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2)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3)独立自主、不结盟。
(4)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活跃的多边外交
(1)2000 年 9 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中国促成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
3.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2001 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2001 年 6 月,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概念阐释】 “求同存异”方针
(1)“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
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2)“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
【图解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与我国
建交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
信息提取:图示反映出与中国建交的大多数是东欧和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西欧国
家,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意识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