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5.50 KB
  • 2023-05-05 00:40:01 发布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模块2专题6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学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13 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商业活动
1.远古: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商代:商业有了初步发展。
3.西周:货币需求数量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
4.春秋战国: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5.汉代: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6.唐代:商船以规模宏大著称;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场所
生意兴隆。
7.宋元
(1)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2)随着商业的发展,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8.明清: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在按地域结成的商帮中,晋商
和徽商势力最强。
明清时期商人的营商致富动机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
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
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
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
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二、“市”的发展

1.秦代:以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南北朝:在一些地点自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政府对“草市”实
行行政管理。
4.唐代:“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
接监管;“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相当繁华。
“市”“草市”“夜市”“晓市”
(1)“市”: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政府直
接监管,宋代以后有所改变。
(2)“草市”: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地域
限制。
(3)“夜市”:指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继续延长到夜间贸易,打破了时
间的限制。
(4)“晓市”:也称早市,是拂晓前进行交易的市场,也打破了时间的限制。
三、商业城市
1.战国:有的城市已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唐代
(1)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扬州曾经“雄富冠天下”。
(2)作为地区经济中心的杭州、湖州也成为物产丰富、商业发达的都会。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有夜市、晓市及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5.清代
(1)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
(2)工商名镇:盛泽镇、汉口镇及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教材拓展] 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1)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经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提供物质基础。
(3)政策: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
(4)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5)金融:纸币的出现和使用的促进。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史料一 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一十二坊,两市
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史料二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
通晓不绝。
——《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梦粱录》
史料三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
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
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谢肇淛《五杂俎》
[解读]
(1)史料一表明唐代市坊分置,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空限制。
(2)史料二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

限制。
(3)史料三表明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江南新安为徽商,
江北山右为晋商,两者因经商而致富,徽商尚奢而晋商尚俭。
[思考]
(1)根据史料一、二,指出宋朝商业活动与唐朝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