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5.00 KB
  • 2023-05-05 00:20:01 发布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五课题十八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课题十八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现实原因 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
外部原因 美苏争霸的影响
直接原因 法德的和解
根本原因 经济发展的需要
思想原因 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2)过程
①1951 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
共同体。
②1958 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 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
(3)作用
①经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②政治: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
合。
③世界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日本的崛起
(1)背景:日本经济崛起。
①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
定了基础。
②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③朝鲜战争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④政府制订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2)结果: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
治大国的目标 。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

②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
相互支持。
(2)标志: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3)政策和目标: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
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
力量。
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两极格局结束
(1)东欧剧变
①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②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③表现:1989 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 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
德国,德国统一。,
[记]
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观念有同根。
政治形势不够稳,统一思想源头深。
[拓]
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且程度
不断加深;由一个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变为一个具有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
[拓]
战后日本外交政策的四个阶段
(1)全盘接受美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政治侏儒”外交(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2)美国庇护下的“经济外交”(20 世纪 60 十年代)。
(3)以美日关系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20 世纪 70 年代)。
(4)“政治大国”外交(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辩]
不结盟运动

[拓]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原因
(1)根本动因是世界政治格局中主要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2)直接动因是各主要国家(或国际组织)对自己国家(或成员国)利益的考虑及外交政策
的调整。
(3)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2)苏联解体
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直接原因);西方
国家的和平演变(外部原因)。
②过程:1990 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实行多党制。1991 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③影响: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随之瓦解 。
2.“冷战”后的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
①“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
相继爆发。
②美国试图独霸全球 ,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③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
(2)表现:1991 年,南斯拉夫国内发生武装冲突,南斯拉夫联邦解体;1999 年美国发动
科索沃战争;2001 年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②欧洲:1993 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国际地位提高。
③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