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2.50 KB
- 2023-05-04 22:44: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课题二十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尝试
1.背景
(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3.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军事,巩固政权。
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特色。
5.评价(作用)
积极影响
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消极影响
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
二、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的探索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2.
内容
(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工业:
①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
②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
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评价(作用)
(1)经济:
①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苏俄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2)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
(1)工业化之路:
政策 1925 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位和世界第二位
局限 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2)农业全盘集体化
政策 1927 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 的方针
状况 1937 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影响 为工业化解决了粮食、原料、资金问题;但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形成: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拓]
余粮收集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来发展生产力,着眼点在于生产
关系的变革,结果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拓]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联]
苏联抓住经济危机这一时机,从西方大量进口工业化建设急需的大量机器设备,加速
了工业化进程;罗斯福看到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于是借鉴苏联的经济管理方法,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拓]
农业集体化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是促进农业自身的发展,把小农经济变成现代化大农
业(此目的未实现);二是使农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
2.特征
经济方面
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
重工业
政治方面 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思想方面 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
3.影响
经济
①斯大林体制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片面发展重工业,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政治
①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②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思想文化 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压制
四、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2.内容
领域 措施 结果
农业方面
(1)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2)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3)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农业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
恶劣气候使苏联农业再度出
现危机
工业方面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一定程度
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
经济地位
3.评价
(1)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
索性和开创性 。
↓
赫鲁晓夫改革只是有...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尝试
1.背景
(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3.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军事,巩固政权。
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特色。
5.评价(作用)
积极影响
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消极影响
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
二、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的探索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2.
内容
(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工业:
①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
②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
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评价(作用)
(1)经济:
①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苏俄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2)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
(1)工业化之路:
政策 1925 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位和世界第二位
局限 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2)农业全盘集体化
政策 1927 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 的方针
状况 1937 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影响 为工业化解决了粮食、原料、资金问题;但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形成: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拓]
余粮收集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来发展生产力,着眼点在于生产
关系的变革,结果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拓]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联]
苏联抓住经济危机这一时机,从西方大量进口工业化建设急需的大量机器设备,加速
了工业化进程;罗斯福看到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于是借鉴苏联的经济管理方法,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拓]
农业集体化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是促进农业自身的发展,把小农经济变成现代化大农
业(此目的未实现);二是使农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
2.特征
经济方面
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
重工业
政治方面 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思想方面 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
3.影响
经济
①斯大林体制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片面发展重工业,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政治
①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②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思想文化 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压制
四、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2.内容
领域 措施 结果
农业方面
(1)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2)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3)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农业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
恶劣气候使苏联农业再度出
现危机
工业方面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一定程度
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
经济地位
3.评价
(1)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
索性和开创性 。
↓
赫鲁晓夫改革只是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