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00 KB
- 2023-05-04 20:36: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课题二十五 伟大的历史转折与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 年 12 月)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里 ,国民经济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
(2)1978 年,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
基础。
(3)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内容
(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意义: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
(1)内容
①经济体制:农业上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
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业上进行
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乡镇企业。
②管理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2)意义: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促
进了城市的改革。
2.城市
(1)开展:1984 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
企业搞活。
(2)内容
①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②所有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1)创办经济特区
①设立:我国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作为经济特区 。
②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
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③意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①沿海开放城市:1984 年,国家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沿海开放区:1985 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
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 1992 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
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4)开发和开放浦东:1990 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浦东新区 成为中国 20 世
纪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加入世贸组织: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2.特点:形成了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意义: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辩]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错误并没有完全结束,“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仍坚
持“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
[拓]
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
[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
有所有权。该制度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拓]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是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第二阶段,中共十四大以后,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拓]
1978~1992 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是通过简政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
素。
[注]
特区的创办是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特区是实验田,也是引进外资、经济、技术的窗
口。
[拓]
实现了以点带面,壮大上海,带动周边的战略成果,是经济学理论“点轴开发模式”
的典型案例。
[注]
既指各领域都开放,也指对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还指沿海、内地都开放。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
期。
(2)1992 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过程
提出目标 1992 ...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 年 12 月)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里 ,国民经济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
(2)1978 年,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
基础。
(3)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内容
(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意义: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
(1)内容
①经济体制:农业上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
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业上进行
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乡镇企业。
②管理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2)意义: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促
进了城市的改革。
2.城市
(1)开展:1984 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
企业搞活。
(2)内容
①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②所有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1)创办经济特区
①设立:我国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作为经济特区 。
②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
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③意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①沿海开放城市:1984 年,国家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沿海开放区:1985 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
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 1992 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
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4)开发和开放浦东:1990 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浦东新区 成为中国 20 世
纪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加入世贸组织: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2.特点:形成了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意义: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辩]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错误并没有完全结束,“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仍坚
持“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
[拓]
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
[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
有所有权。该制度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拓]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是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第二阶段,中共十四大以后,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拓]
1978~1992 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是通过简政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
素。
[注]
特区的创办是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特区是实验田,也是引进外资、经济、技术的窗
口。
[拓]
实现了以点带面,壮大上海,带动周边的战略成果,是经济学理论“点轴开发模式”
的典型案例。
[注]
既指各领域都开放,也指对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还指沿海、内地都开放。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
期。
(2)1992 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过程
提出目标 1992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