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 MB
  • 2023-05-04 19:32:03 发布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模块二专题八第17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江苏专版)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17 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轻巧识记——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经济体制改革
概念阐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核心内容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
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
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促使农业生产逐步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易误指正——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特”有何区别
  经济特区的“特”是说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特别行政区的“特”享有
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思维升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的原因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改革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健康发展。
(2)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的危害远大于城市,农村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最
薄弱的环节。
(3)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改革试验,农
村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
②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国有企业的改革
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
③从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开发区到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对
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轻巧识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概念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
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
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思维深化——多角度认识“改革”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提是坚持
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②从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逐步具
体化,中共十五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方面进一步深化。
1.(2019·海门一模)中共中央决定,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
度规模经营,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B.农民获得了土地买卖的自主权
C.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取代
D.推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选 A 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有利于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故 A 项正确。
2.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图表,推动这一时期中国国内生产
总值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选 B 材料反映的时间是 1992 年之后,A 项在 1956 年底基本完成;1992 年南
方谈话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故 B 项正确;我国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是 20
世纪 70 年代,排除 C 项;D 项是 2001 年。
3.《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一文中提到:“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
北的包括 2 个直辖市、25 个省辖市、67 个县、约 1.5 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此后,
我国政府(  )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
D.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解析:选 C 从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十年实践”,所以此后的实践活动当在 1990 年以
来。结合所学,A 项为 1980 年,B 项为 1984 年,D 项为 1985 年,时间均不符,排除。1990
年,上海浦东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