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7.01 KB
- 2023-05-04 16:12:02 发布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第 3 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一、先秦时期的思想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1)经济:铁犁牛耕开始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萌芽。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出现私人讲学,形成一些思想。
图示构史
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4.影响
(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文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先秦诸子思想
学派 人物 思想主张 影响
孔子
(1)政治:①思想核心是“仁”;②强调统治者“以
德治民”;③“克己复礼”
(2)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3)整编文献:《诗》《书》《礼》《易》《春秋》等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首创私学,被后人尊
称为“至圣”
孟子
(1)政治:①“仁政”;②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民
本思想
(2)伦理:主张“性本善”
儒家
荀子
(1)政治:①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②“君舟民水”
(2)伦理:提出“人之性恶”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
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
大宗
道家 老子 (1)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2)提出“无为而 开创道家学派
治”的政治主张;(3)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庄子 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道家思想得到发展
法家 韩非
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提出了系统
的法治理论
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
集大成者,迎合了建
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
发展趋势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倡无等级差别的爱,反
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代表下层民众利益,
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
显学
疑难问答 问: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有何不同?,答:二者的范围不同,儒家的仁爱范
围狭窄,且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仍然讲究阶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泛性,不分
等级贵贱。前者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后者代表了平民百姓的利益。
二、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1)夏朝: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战国: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
的位置。
2.汉字
(1)起源: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成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特别提示 甲骨文使我国开始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商朝的历史被称为“信史”。
3.绘画: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4.文学
(1)《诗经》
①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
②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风的内容丰富,深刻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
生活面貌。
③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①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②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
③影响:楚辞称为“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
易错提醒 《诗经》是现实主义,楚辞是浪漫主义。
考点一 “百家争鸣”的背景、内容与影响
1.百家主张反映不同的时代要求
(1)儒家思想
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其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贵
族的统治,但在奴隶制瓦解的时代,其思想未被重视。
②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
造旧制度以适应封建统治的要求。在当时诸侯割据混战、封建制度确立时期,不能适应统治
者的需要,只是诸子百家中的大宗而已。
(2)道家思想
①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
消极的情绪,说明老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②战国时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消极思想。道家的消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不适应社会发
展潮流的。
(3)墨家思想:代表小生产者...
一、先秦时期的思想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1)经济:铁犁牛耕开始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萌芽。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出现私人讲学,形成一些思想。
图示构史
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4.影响
(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文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先秦诸子思想
学派 人物 思想主张 影响
孔子
(1)政治:①思想核心是“仁”;②强调统治者“以
德治民”;③“克己复礼”
(2)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3)整编文献:《诗》《书》《礼》《易》《春秋》等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首创私学,被后人尊
称为“至圣”
孟子
(1)政治:①“仁政”;②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民
本思想
(2)伦理:主张“性本善”
儒家
荀子
(1)政治:①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②“君舟民水”
(2)伦理:提出“人之性恶”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
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
大宗
道家 老子 (1)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2)提出“无为而 开创道家学派
治”的政治主张;(3)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庄子 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道家思想得到发展
法家 韩非
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提出了系统
的法治理论
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
集大成者,迎合了建
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
发展趋势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倡无等级差别的爱,反
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代表下层民众利益,
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
显学
疑难问答 问: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有何不同?,答:二者的范围不同,儒家的仁爱范
围狭窄,且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仍然讲究阶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泛性,不分
等级贵贱。前者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后者代表了平民百姓的利益。
二、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1)夏朝: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战国: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
的位置。
2.汉字
(1)起源: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成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特别提示 甲骨文使我国开始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商朝的历史被称为“信史”。
3.绘画: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4.文学
(1)《诗经》
①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
②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风的内容丰富,深刻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
生活面貌。
③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①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②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
③影响:楚辞称为“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
易错提醒 《诗经》是现实主义,楚辞是浪漫主义。
考点一 “百家争鸣”的背景、内容与影响
1.百家主张反映不同的时代要求
(1)儒家思想
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其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贵
族的统治,但在奴隶制瓦解的时代,其思想未被重视。
②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
造旧制度以适应封建统治的要求。在当时诸侯割据混战、封建制度确立时期,不能适应统治
者的需要,只是诸子百家中的大宗而已。
(2)道家思想
①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
消极的情绪,说明老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②战国时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消极思想。道家的消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不适应社会发
展潮流的。
(3)墨家思想:代表小生产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 部编版 (1)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2 干点家务活》 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8 大自然,谢谢您》人教部编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5 风儿轻轻吹》人教部编版
- 第四单元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测试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设计